有時心理測驗嘗試把人簡單分類,例如九型人格、MBTI、16PF等,筆者想起一個最簡單的分類,和大家分享一下。
以下三類人,你是哪一類呢?
Feeling Type(情感型):感情豐富,較能感受到自己和他人的情緒,喜歡與人在情感上連結。
Thinking Type(思考型):善於思考事情的本質、哲理,喜歡與人展開相關的對話。
Doing Type(行動型):行動力強,喜歡在做事情中經驗自己的存在,理解現實。
作為家長角色的你,又是以上哪一類型呢?
筆者留意到,不少家長也是行動型代表,很辛勤地預備孩子的膳食、安排學習和休閒活動、教導、伴讀,非常忙碌。遇上孩子有成長上、情緒上需要幫助的地方,每每最想知道的答案就是:「咁我可以點做?」
筆者有時會提醒案主,當看到孩子的處境,了解到事情的脈絡,不如先讓自己感受一下這個發現,並代入孩子的情緒。當我們看到、感受到某個覺察,有時就會知道怎樣「做」、是否需要「做」,還是並不需要了。
情感脫節
當我們看着小朋友時,或者會留意到,其實小孩子比大人更能夠自由地表達自己,放聲大笑、盡情地哭、憤怒咆哮。可能其實每個人天性都近似情感型,卻因着後天的課程教育主力訓練邏輯,社會某程度上亦傳遞一種功利主義的文化,強調「有用」,才令我們愈長大,愈趨向思考型、行動型,並逐漸與自己的情感脫節。
當然思考能力和行動力都重要,不過壓抑情緒是不少精神健康問題的深層原因,值得留意。
「全然同在」
腦神經科學(neuroscience)提示我們鏡像神經元(mirror neurons)的重要性,當孩子有情緒困擾時,如放學回家發脾氣,投訴同學或老師,甚至批評學校,這個時候,如果父母若能接住、消化孩子拋出來的情緒,不加以否定、打岔,而是展現穩定的氣場和面容,孩子的mirror neurons就能參考、複製這份平穩安定。
所以有時家長並不需要「做」很多事情,例如責備孩子發脾氣、提供建議、幫孩子與老師/朋友溝通、買玩具禮物、報多一個訓練班、帶孩子返教會,諸如此類,有時,「全然同在」(be fully present)已經很足夠了。
文︰Kelly媽媽
(80後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兩個孩子的媽媽。)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2年6月21日教育版「小手牽大手」,原文標題為〈三類人〉。
延伸閱讀:
親子育兒|廿四孝父母 對子女管教愈多愈好? 家庭治療師:應該張弛有度
星島新聞集團慶回歸25周年專題網站,請即瀏覽:https://bit.ly/39AQC3m
立即下載|全新《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