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任行政長官李家超及候任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昨天相繼表示,上任後會調整旅客入境檢疫要求,減低不便。盧寵茂甚至指出,現時來港旅客只有約百分之一人士帶有新冠病毒,若可提早找出患者,就有條件縮短檢疫日數至五日,甚至更短,同時配合家居隔離和要求旅客採取「點對點」行程,政府亦須提高本港處理核酸檢測的速度、數量和準確性。

自從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香港幾乎成為「孤島」,對內地和海外處於隔絕狀態。尤其是當世界大部分國家都採取「與病毒共存」的策略,而中國則採取「動態清零」防疫策略,香港夾在中間,更顯得「兩頭不到岸」,以至嚴重削弱香港的國際競爭力。究竟香港的防疫政策何去何從,成為下一屆特區政府的最逼切挑戰。

原來擔任港大深圳醫院院長的盧寵茂,非常了解內地的抗疫策略,他出任醫務衞生局局長,外界關注他會否將內地一套抗疫策略搬到香港,但在上周日的記者會上,盧寵茂並無墮入這個「圈套」,強調每個地區有其獨特性,香港需要根據自己的數據決定防疫策略。

內求不得 外求成出路

經過第五波疫情,香港的感染人數已達百萬計,加上長者疫苗打針率大幅提升,香港的集體抗疫能力已大大加強。究竟採取何種抗疫策略,對內對外的通關安排,成為最重要的考慮因素。昨天,香港的確診個案有一千五百宗,由於香港的檢測數量有限,實際確診人數應會更多。如此大量的確診數字,要與內地通關,短期內可謂緣木求魚。內求不得,「外求」成為另一出路,下屆政府打算放寬外來檢疫要求,相信亦是出於此一考量,以增強香港的國際競爭力。

此一策略相信亦會獲得中央政府的支持。中央宣布任命新一屆特區政府主要官員後,港澳辦發表文章,對新一屆特區政府提出五大期望,第五項就是:「期待在不斷鞏固提升香港國際競爭優勢上有更大作為」,希望特區政府不斷拓展參與國際交流合作的廣度和深度,優化營商環境,鞏固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等中心地位,加快打造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全面提升香港的核心競爭力,讓香港繼續在國家發展和世界舞台上大顯身手。特區政府放寬入境檢疫,正合乎此一期望。

當然,在放寬檢疫的情況下,如何控制疫情擴散,逐步減少確診個案,以達至與內地通關,還有大量防疫政策需要作出調整,這是李家超盧寵茂等特區官員的挑戰所在。

全文刊《星島》專欄「大棋盤」

星島新聞集團慶回歸25周年專題網站,請即瀏覽
立即下載|全新《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