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一名53歲男子陳先生不時就生病,親友推薦各種保健品,陳先生最終選擇了一種進口補充劑。服用了一段時間以後沒有什麼作用,陳先生於是加大劑量,由原來每天吃1粒改成每天吃8粒。過了一段時間,陳先生出現了小便發黃、皮膚發黃等症狀。醫生發現,陳先生已經嚴重到肝衰竭的程度,最終鎖定元兇就是陳先生服用的進口補充劑。專家提示,吃保健品時如果出現乏力、腹脹、食慾不振、尿液顏色異常要警惕。此外,沒有疾病不要輕易吃藥,有病也要規範吃藥,要謹慎對待營養品保健品。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肝病中心主任醫師趙新顏接受內地央視網訪問,指個案涉及了食物膳食補充劑導致的藥物性肝損傷。他解釋,肝損傷可以分成直接肝損傷或者特異體質損傷。一般來講直接毒性就是吃的藥量越多它產生肝損傷的機率越大越嚴重,這是有量效關係的。最常見就是撲熱息痛,為何兒童食藥要按照公斤體重吃多少量,而且隔多長時間以上例如4到6小時以上才能再吃一次,就是因為不想讓這個藥在短期內,在體內有很高的濃度,造成對肝臟的損傷。
以化學名為主要的藥物,是一個直接毒性作用,一般來講每天最大劑量,不能超過4克。在不同品牌的解熱鎮痛藥,都可能含有該化學成分,例如吃了A品牌含有這成分的止痛藥,又吃了B品牌的藥,心裏不知道B品牌也包含同一種成分,無意中就把藥吃過量。這是一類直接毒性,是可以預測的,只要掌握劑量就可以避免。
他提到,更多的人是特異體質損傷,就是吃的保健品也好、補充劑也好或者一些藥物也好,身體的反應性過強了,就造成不適當的反應,最後代謝物對肝臟的損傷,這個損傷逐漸放大,有輕有重。可以造成嚴重肝功能障礙。
趙新顏說,就住陳先生的個案是不可預測性的,也要審視陳先生原來有沒有肝臟基礎問題。大家吃的過程中也要注意一些症狀,例如乏力、腹脹、食慾不振、尿液顏色異常,一定程度上可防可控。
北京友誼醫院肝病中心主任賈繼東提醒,沒有疾病不要輕易吃藥,有病也要規範吃藥,要謹慎對待營養品保健品。如果有一定的基礎肝病、或者曾發生藥物性肝損傷,建議在進食新一種藥物之前先檢查肝功能,進食2星期後再檢查肝功能,好判斷損傷是否藥物造成。
星島新聞集團慶回歸25周年專題網站,請即瀏覽
立即下載|全新《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