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增加房屋供應,政府近年放寬在濕地緩衝區的建屋限制,發展商一直覬覦更多類似土地可獲「鬆綁」。新任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接受《星島》訪問,大談高生態價值用地未來發展策略,提到生態保育與城市發展毋須對立,並要改變過往「將土地圈出來不准發展」的舊有概念,將重點改放在加強生物多樣性。他透露,有關北部都會區三大濕地公園的報告會提前至明年年底出爐,屆時有機會重新劃分濕地保育區和濕地緩衝區,不排除當中會有土地可被釋出發展。他又提到,本港有需要興建第三個焚化爐,其面積要夠大,不一定要近海,「北都」是「其中一個探討中的選項」。記者:黎倩彤

新一屆政府架構重組後,環境局改名為環境及生態局,外界關注未來政策將如何推進自然保育,以及應對各個大型發展項目。謝展寰指,以往保育是「將土地圈出來不准發展」,結果在疏於管理下,魚塘乾涸、田地荒廢,甚至變成貨櫃場,反令其保育價值下降。他認為,未來重點應透過恰當管理生態,增加物種的「量」和「質」。

生態保育與城市發展毋須對立

去年十月公布的《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建議收回尖鼻咀、南生圍、豐樂圍、大生圍、三寶樹、蠔殼圍、沙嶺/南坑約七百公頃的私人濕地和魚塘,連同相鄰的政府土地,建立三個總面積達二千公頃的濕地保育公園。謝展寰透露,將採用積極保育的策略,「集中分散的濕地,及恢復荒廢和被破壞的濕地」。

重點放在加強生物多樣性

資料顯示,目前位於濕地緩衝區地皮共達約一千二百公頃,近年有發展商提出,當中約三百至四百公頃,具備發展住宅的潛力,建議可釋放出來興建住宅。謝展寰表示,局方已展開研究,由後年年初提早至明年年底完成,屆時會敲定公園範圍,有機會重新劃分濕地保育區和濕地緩衝區,「其他地方可以『撈』出來發展」。但他強調,主要目標為增強保育,避免出現「逐個地方去打仗,保育做不好,發展又撠住」的「雙輸」局面。

至於《施政報告》提出檢視《環境影響評估條例》,將造地程序拆牆鬆綁,謝說至今環評已累積了二十多年的經驗,可考慮提早做生態調查,「與其他程序並軌進行,未必要一個接一個地做」,估計約十八個月可以完成相對簡單的環評研究,情況複雜則需約二十四個月,檢討結果今年年底公布。他又指,將建立中央環境數據庫,整合各環評,資料更加準確之餘,「可以看到時間變化」,讓公眾了解或顧問使用。

有需要興建第3個焚化爐

談及本港環境問題,謝展寰指:「我們有很多已寫好的藍圖,但藍圖終歸係藍圖,要付諸實行。」他坦言,本港廢物徵費發展較台北、南韓等地區緩慢,「我們落後了二十多年」;回收能力亦太弱,過去香港只負責收集及包裝,依賴送往內地處理,當內地收緊限制,回收量隨即大跌,追不上廢物產生量。因此,目前回收合約規定承辦商必須將回收物轉化成可出口的原料,例如將玻璃磨成沙,或將膠樽或膠袋製成「拉粒」,確保不會亂掉堆填區,亦有助建立本地回收下游。

正在石鼓洲外海人工島上興建的首座綜合廢物管理設施,即I.PARK1將在二〇二五年投入服務,每日可處理三千公噸都市固體廢物;第二期 I.PARK2則位處屯門曾咀中部煤灰湖,每日可處理四千公噸廢物,不遲於二〇三〇年代初啟用。謝展寰強調,焚化爐除了減廢外,亦有助減碳,因為垃圾被棄置於堆填區會產生沼氣,當中的甲烷是強烈的溫室氣體。根據時間表,本港二〇三五年要擺脫以堆填區處理生活垃圾,並用約十五時間移走堆填區的舊垃圾,二〇五〇年達至碳中和,興建第三個焚化爐才可達致「零廢堆填」目標。

他透露,環保署正展開全港性選址研究,不一定要近海,但面積需要夠大且分布平均,而北部都會區亦是「其中一個探討中的選擇」,惟仍有待整體規劃出爐。他又指,正探討利用公私營合作模式來發展部分設施,會採納對政府及公眾最划算、成本效益最高的方案。他預料未來即使回收率達到四成多,仍有五成半垃圾需要轉廢為能。

星島新聞集團慶回歸25周年專題網站,請即瀏覽
立即下載|全新《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