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不少家長表達香港不是一個鼓勵或合適養育孩子的地方,指的尤其是工時長的文化,如果不把照顧孩子的工作外判給外傭,往往需要父母其中一方放棄全職工作,而很多時這會是媽媽的角色。
縱然社會已經進步發達,社會文化往往仍是父權結構,對女性/媽媽的形象存在固有期望,例如無私付出、溫柔忍耐、支持丈夫、撫育孩子。某程度上,這些期望容易被女性內化,然而這當中可能還是存在些許落差(gap),以致不少全職媽媽無意識地感到焦躁,有時甚至難以控制地對丈夫和子女傳遞莫名的怒氣。
如何可以改善全職照顧者的育兒焦慮,而夫妻間又可以如何配搭支持?
適時調動視角
首先,想起分工,必然涉及實質任務的分配,例如父親負責繳交子女的學費雜費、駕車接送子女;母親負責安排子女作息時間表、準備飯餸、陪伴子女閱讀睡覺。
實質的分工固然重要,可令日常育兒更有組織秩序,然而,不少夫妻未必為意心理上(mental)的原理和功用,如文首所提及,全職媽媽由工作場景轉換成為家居(domestic)的場景,心理上的失落感需要被覺察和消化,繼而接受新身分的認同,明白到即使有實質上的家庭任務分配,有時候丈夫因全職工作而遺漏了家庭任務,如因加班而無法晚飯後洗碗或周末接送子女,這時妻子便需要調動心理分工的視角,了解到縱然有不公平、孤單、疲倦的感受,事實上,這個家庭大體上是奉行「爸爸工作賺錢,媽媽照顧子女」的分工模式,以致有時實際任務分配的調動和靈活性,可以在心理分工的框架下被包容和接納,而不會產生妻子暗自在心里埋怨或向丈夫爆發怒氣的負面互動片段。
展示同盟信念
另外,分工以外就是合作,同樣道理,實際任務上的合作如父母一同在子女犯錯的現場,教導並開導子女情緒,是有效而良好的育兒方向,但假若其中一方如爸爸未必常常可以在現場和媽媽聯手運作,這時心理上的合作就可以派上用場:管教時,媽媽可以帶着爸爸的心理形象在心中,支取同盟的力量,又可以在言語間向子女表達父母站在同一陣綫的訊息——雖然只有媽媽實體在場,但父母二人的管教信念是一致的,這樣亦可以達到良好而有效的育兒效果。
文︰Kelly媽媽(80後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兩個孩子的媽媽。)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2年8月9日教育版「小手牽大手」。
延伸閱讀:
星島新聞集團慶回歸25周年專題網站,請即瀏覽:https://bit.ly/39AQC3m
立即下載|全新《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