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 Next

在第五波疫情反彈下,政府早前呼籲全港學校減少謝師宴等活動,當中有學校響應呼籲,也有學生選擇以其他形式謝師,希望即使未能辦謝師宴,亦可用其他方式向老師表達謝意。

《總有您鼓勵:三十五對師生的真情故事》收錄了七十篇書信,內容包括青少年生活中常遇到的問題,容易令人產生共鳴。
《總有您鼓勵:三十五對師生的真情故事》收錄了七十篇書信,內容包括青少年生活中常遇到的問題,容易令人產生共鳴。

 

事實上,在求學時期,大家都遇過不少老師,有些在告別校園後,已失去聯絡,但有些老師的教導和訓勉,讓你終生受用。在早前的書展期間,Elsie買了一本新書《總有您鼓勵:三十五對師生的真情故事》,主編是蒲葦和吳皓妍,兩人均是現職或曾經是中文科老師,他們邀請了三十五對師生,互相為對方寫信,內容包括學習疑惑、升學憂慮、家庭問題等難題,老師則以其經驗回應,為學生解憂,並給予鼓勵和祝福。

Elsie認識蒲葦多年,知道「蒲葦」只是他的筆名,真名是顏加興,顏Sir現時在傳統直資名校聖保羅書院任教中文科,亦身兼該校的圖書館主任。顏Sir過往的作品,主要是有關中文學習或文學創作,但今次的新書則納入心靈勵志類,某程度上達成他多年的心願之餘,想不到也受到讀者歡迎,因為該書在書展期間,成為三聯書店攤位暢銷書的第五名,成績不俗。

投身教育界逾二十年的顏Sir對Elsie表示,在每個人的成長期中,老師都是身處重要的位置,而師生關係亦是眾多關係中,最純真的關係,因當中不涉及利益,而透過心靈上的溝通,老師更可影響學生的生命。「好像學生在中文科要交『月記』、『周記』,重點並非內容寫得好與否,而是藉此和老師講心事,所以當同學獲發還『周記』後,最想看到的,其實就是老師的評語。」

筆名「蒲葦」的聖保羅書院圖書館主任顏加興認為,師生透過書信,可發掘更多心事。
筆名「蒲葦」的聖保羅書院圖書館主任顏加興認為,師生透過書信,可發掘更多心事。


談升學就業 多角度探討

為人師表,除了傳授知識,顏Sir認為最重要的,就是跟學生溝通,尤其學生在失落期間,多聽他們分享,奈何現時老師和學生都很忙碌,少了面對面聊天的機會,就算能見面,也擔心會阻礙對方的時間,因此他認為書信是很好的溝通渠道,「寫信時,可有多些時間思考和回憶,經過沉澱後,很多心事可發掘。」顏Sir指文字的好處,是可以修改和疏理,讀者亦容易代入,因此促成此書的出現。

聽顏Sir講,今次書中的三十五對師生,主要來自中學和大專院校,亦有來自特殊學校的師生,而內容涵蓋學習的疑惑、升學的憂慮、家庭生活的困擾、大學生活的規劃、就業的方向等等,同學透過書信向老師訴說煩惱,老師也因應經驗作回應,從而讓同學獲得啟發。

好像書中其中一對師生——方麗霞老師和鄒怡同學,就提出同學是否應該因創業而放棄學業作出了探討,「鄒怡同學在文憑試的成績尚可,但她卻想出來創業,於是問老師意見。作為老師的,最初亦擔心學生中六畢業即創業,會有困難,希望學生繼續升學,但學生堅持創業後,老師最終仍是支持。」

顏Sir又提到,書中另一故事亦讓他非常深刻。「現時很多人都喜歡講追夢,那選科時,應以興趣為先?還是前途為先?珠海學院學術副校長鄧昭祺教授回信給同學時,就以自己的經驗,給同學多一個角度的思考。」原來鄧教授中學年代文科和理科皆能,而他當時想讀數學,但為圓父親的心願,決定選讀醫學,成為醫生,但在業餘時間,他再繼續修讀中文,最終同樣成為文學教授。「以家人的快樂為先,也是一種選擇。」


非一般老師 人生共成長

Elsie又跟書中另一主編吳皓妍傾過,知道她曾經在香港紅十字會雅麗珊郡主學校任教,並非傳統學校的老師,而是次她尋找的個案比較特別,當中有來自肢體傷殘學校的師生,有的由師生關係變了朋友,有的甚至是遊學團的老師和學生。

「老師不一定是來自日校,在校內見到時,要打招呼行禮;反而在日常生活受到學生認同,離開校園後,對學生仍有影響力的,才是老師。」吳皓妍舉例,書中就有一位學生,因參加了「日本五天深度遊」,故大學時決定要修讀日本研究,可見五天的經歷,足以影響一生。

吳皓妍補充,師生的相處,不一定是老師鼓勵學生,學生有時亦可鼓勵老師,兩者是有互動關係。在《總有您鼓勵:三十五對師生的真情故事》中,合共就有七十篇書信,Elsie相信讀者會找到不少有共鳴的經歷。

在早前的書展中,顏加興(左一)及吳皓妍(右一)也有出席新書講座。
在早前的書展中,顏加興(左一)及吳皓妍(右一)也有出席新書講座。


若有任何家長關心的話題,歡迎報料。傳真:2798 2688。

文:Elsie陳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2年8月11日教育版專欄「家長八達通」。


星島新聞集團慶回歸25周年專題網站,請即瀏覽:https://bit.ly/39AQC3m
立即下載|全新《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