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進食時要留意食物是否不潔。有網民表示,外賣吞拿魚壽司中現懷疑白色寄生蟲,而家人撥開照食,令她大為擔心:「食咗會唔會生蟲」。
當事人在「香港壽司刺身關注組」上載圖片,表示一盒購自尖沙嘴商場的高檔超市、盛惠198元的外賣壽司當中,一塊吞拿魚片上有一條看似為寄生蟲的白色物體。當事人於是問一眾網民,「想問問吞拿魚上面係筋定蟲蟲啊?唔係太識分」。
多名網民就指白色物體就是寄生蟲,「吞拿魚白個肋唔係咁架...我哋一睇會整條扔,一係擺返-30度凍7日」、「呢邊有洞已經好明顯係蟲蛀」、「蟲嚟!成蟲係咁樣一條條,蟲卵你睇唔到,應該已經食咗落肚,會爬去你個心臟同埋個腦度」。當事人於是大驚,「食咗會唔會生蟲⋯⋯我屋企人撩走佢就食咗」。
有網民又認為,「有懷疑就咪鬼食啦」,當事人無奈指「屋企人叫極都唔聽...佢同我鬥氣啊!所以食咗。激死人」,又解釋「我哋夜晚行超市見到...本身佢(外賣壽司)望落去好靚仔,呃到下人」。有網民就奉勸當事人帶家人盡早求醫,當事人就稱今日會去睇醫生求安心。
食物安全中心就提醒,除了生的淡水魚外,海魚(包括三文魚和吞拿魚)和其他海產也可能含有寄生蟲。不想從魚類感染寄生蟲,最好是避免進食生或未經煮熟的魚。在特定條件下進行冷凍和加熱是消滅魚內寄生蟲最有效的方法。高危一族,包括長者、幼童、孕婦和免疫系統較弱的人士不宜生吃魚類。
食物安全中心指,在眾多海產寄生蟲中,最令人關注的是蛔蟲、縧蟲和吸蟲。大多數寄生蟲會令人輕微至中度不適。患者也有可能出現紅疹和痕癢等過敏反應。在一些較為嚴重及複雜的個案,除了引致腹瀉和腹部不適外,一些寄生蟲(例如肺吸蟲)甚至有可能進入患者的重要器官(例如肺部),引起嚴重併發症。
異尖科線蟲寄生在海魚、甲殼類(例如蝦)和頭足類(例如魷魚)的海產體內,是其中一種人類經進食魚類而感染的重要蛔蟲。人類如進食了生或未經煮熟而又受寄生蟲感染的魚或漁產品,有可能感染寄生蟲病(例如異尖線蟲病)。
根據食品法典委員會的《魚和漁業製品操作規範》,一般情況下,把供生吃的魚類在-20°C或以下冷凍七天;或在-35°C冷凍約20小時,便能殺死魚內的寄生蟲。
圖片轉載自「香港壽司刺身關注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