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持續,近年多了家長安排子女在家自學(Homeschooling),相關做法恐已觸犯法律。據教育局聲稱,現時全港只有十多宗相關個案,不過有家長估計,實際的個案至少有二百宗。《星島》接觸部分家庭,有學生因有學習障礙,不適應本港學校,被安排在家學習外國課程,亦有家長訴苦指,當子女的教師倍感壓力;教育界人士坦言,現時局方「不鼓勵」但「不禁止」在家自學,估計雙方數字有落差,或因局方未有計算「未能接觸」的個案,建議當局增派人手處理,以便作出援助。 記者 關英傑

在家自學,顧名思義即學生不到主流學校上課,由家長安排或帶領下在家學習。《星島》訪問多名讓子女在家自學的家長,了解他們作出有關安排的原因,有的因孩子有學習障礙,亦有人因兒女不適應香港學制。他們指,歐美等國已有完善的在家自學課程,以及考核成績機制,又稱近年多了一批打算移民至歐美及新加坡的家庭,也讓子女在家自學。

孩子投入感增 家長備課吃力

家住梅窩的Mary,與美籍丈夫育有一名九歲、患有學習障礙的兒子,其兒子原在國際學校讀四年級。今年初,她發現兒子經常不開心,向校方了解後,得悉兒子與同學相處欠佳,影響學習。本身任職教師的她,原計畫在兒子十五歲時,安排他到美國升學,而美國有完善的在家自學課程及教材,因此決定先讓兒子嘗試。她指,過程比想像中困難,因她需要先聽從課程導師講解,以便引導兒子學習,如同自己也要上課一樣,因而感到吃力。

不過,她說,大半年下來,發現兒子學習興趣提升,投入感增加,如課程談到蛋白質及政府管治的議題,她樂見兒子的思維有所擴闊,能夠寫出自己曾吃過的蛋白質食物,又可以分享管治心得等,令她感到其決定正確。她指,美國曾有家庭的十名孩子,都憑在家自學考入大學,當地設專門部門,跟進及監管相關課程大綱,並制定考試評核制度。

媽媽組自學群組互相支援

另一名家長Natalie曾任職中學教師,原打算安排兒子在三歲時入讀國際學校幼兒班,惟因對課程內容不滿,及後安排兒子退學,利用上班前的時間,親自為兒子授課。她指,教授幼稚園課程難度不大,但因已計畫一家三口數年後移民英國,因此兒子升讀小學後,便選購英國當地的課本自教,數學科教材則選用較為重視邏輯思維的新加坡教材,現時運作良好。

外界普遍認為在家自學的學童,可能因缺少學校群體活動而影響社交能力。不過Mary指,學校雖可學習群體生活,但亦有欺凌行為,她的兒子是好例子,因此她加入一個有五十多名成員的在家自學媽媽群組,與其他媽媽交流心得和互相支援,「更重要的是,兒子可以跟其他在家自學學童一起參加游水等活動。」

畫廊學畫 野外考察更貼地

Mary因工作繁重,已聘請一名前中學教師,貼身跟進兒子學習進度。Natalie亦指,自己不懂繪畫及音樂,已安排兒子到畫廊學畫,並上歌唱及樂理班。她又指,兒子曾參加「媽媽組」安排的野外考察課程,由外籍海洋生態學家帶團,到海下及赤柱等地考察海洋生物情況,較一般學校只着重課堂學習的活動更為「貼地」。

此外,疫情亦帶動一班家長為就讀幼稚園的子女退學,改為在家自教。有家長發現效果良好,子女小學階段仍繼續安排在家自學。開設網店的陳太,現時正是七歲女兒的「教師」,她指,會按女兒的興趣安排活動,如到遊樂場和郊外,或參加其他課外活動,「希望女兒多看看外面的世界。」

教局當缺課 僅錄十多宗個案

陳太指,自己經歷香港填鴨式教育,感覺在家自學較具彈性,但她強調,「在家自學不是人人可試,家庭經濟、家長教育程度、家長是否懂得教子女,都是重要因素。」她亦透露,認識有些由外國來港公幹的家庭,因隔一段時間便需轉移陣地,一般不會安排子女上學。

教育局指,現時需持續跟進的在家自學個案有十多宗,按《教育條例》,家長不安排六歲至十五歲的子女上學屬於違法,局方會向無合理辯解的家長發入學令,但又稱,過去兩年未有發出入學令。

有任職教育局的人員稱,局方不承認在家自學,一般當缺課個案處理,安排缺課組跟進,而現時所有主流學校及大部分國際學校,都要呈報缺課七日或以上的個案,局方會派員調查,但主要調查個案是否牽涉虐兒。

教界批局方被動 應增人手接觸支援

對教育局的數字,Mary有所保留,她估計至少有二百個家庭,加上由幼稚園起便自學、從未入讀主流學校的「隱形個案」,實際數字可能更多。她坦言,家長大多不會主動向當局申報,擔心若不獲批准,當局會強逼子女上學。

有教育界人士亦指,一五年時,當局披露有三十三個在家自學個案,但七年後竟少了一半,直言教育局「不鼓勵」及「不禁止」的態度,正反映局方被動的尷尬情況。他稱,局方會定期探訪獲認可的家庭,了解家長提供的課程範圍、課堂內容及考核形式,確保學童的學習進度,但現時不少缺課個案都無法聯絡,即所謂「未能接觸」個案,建議局方增加人手,接觸更多學童及家庭,了解自學的原因,並評估其學習成效,以便作出援助。

全文刊《星島》「每日雜誌」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