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本地鄉郊工業備受威脅,繼志記鎅木廠被收地作發展,以及Mil Mill喵坊回收廠與科技園續約出現問題等,在屯門新慶村屹立四十年、每日為食肆、街市及建築業提供高達八百噸冰的德保雪粒,亦有機會因位於藍地擬議公營房屋項目範圍內而被收回。其執行董事陳衍行向《星島》表示,公司一直未能尋找合適用地,最壞情況或要結業,憂慮會即時影響遍布全港九新界的供應鏈。
城規會去年宣布修訂「藍地及亦園分區計劃大綱圖」,規劃署去年計劃合併發展屯門新慶路及康寶路兩幅合共約二十九點七公頃土地,興建二萬一千六百個公屋單位,預計容納六萬一千人,二〇三〇至二〇三三年入伙。署方指,項目位於屯門新市鎮邊陲以北,目前土地主要用作棕地用途,包括露天貨倉、鄉郊工場、製冰和漂染廠及倉庫等。
德保雪粒廠房佔地約五萬呎,位於藍地輕鐵站以西,只有約兩分鐘的距離,亦位處新慶路擬議用地最東南面。作為為全港三至四成餐飲業提供食用冰粒的生產商之一,其產品包括食用冰粒、冰板、冰磚、乾冰等,亦按客戶需要提供冰雕製作、冰鮮保存、冷鏈物流配送及冷庫租用等服務。
此外,德保雪粒生產大量工業用冰,予建築業添加進混凝土內降溫,市場佔有率達兩至三成。他們亦向各大酒店、會所、連鎖餐飲集團、主題公園等提供檸檬片、鮮雞蛋及糧油雜貨,客戶超過三千個。綜合全部產業,德保雪粒每年營業額有逾一億元。
品牌紮根香港超過四十年,整個製冰過程皆「香港製造」。首先,水塔會收集外來水,經濾水房到達製冰機,生產的冰粒會掉落到雪池,再送到冷凍房進行包裝,全程自動化,只有一個總工程師負責監督。二十四小時內,廠房可生產高達八百噸冰,即約二萬包冰,「日日新鮮兼唔隔夜」。
翻查資料,城規會共收到四百二十一份有效的申述及十一份意見,當中四百一十八份申述均反對修訂。德保雪粒第二代接手人、執行董事陳衍行憶述,「當時地政回應好差,冇一換一機制,冇適當地方安置,話屯門區連1%容身之處都冇。」
他透露,曾嘗試到元朗創新園問津,有二至三幅地可用,但租金非常昂貴,至少九十至一百萬元一個月;至於租期約十三至十五年,惟製冰業投資額巨大,需要更長時間才能達致收支平衡。他坦言,冰粒只是大眾化產品,既不是奢侈品,亦非高科技產品,故利潤有限。
陳衍行又稱,冰廠對水電的需求非常龐大,以德保雪粒為例,需要設五個巨型水塔,故普遍只有一至兩座共用水塔的工廈難以滿足。因此,公司於二〇〇〇年從屯門河田街一幢工業大廈遷至新慶村五萬呎的用地,除了兩成土地是租用祖堂地,其餘均為自己地皮。
怎料搬廠僅僅四年,有關藍圖出爐,陳衍行唯有四處覓地,但「點揾都唔夠政府搶地快」,至今仍未有著落。他引述政府只回覆會研究替代用地選址,「但公司唔可以等佢研究完先重置,因為我哋一年三百六十五日都服務香港餐飲界。」
他指,搬到內地設廠或能解決水電問題,但在運輸上並不可行,「我哋唔會諗點樣令到一包冰唔溶,而係如何用最快速度製造出嚟,送到客戶手上,先符合茶餐廳嘅成本效益。」而且,一定要交通方便,有寬闊的道路容許送冰車進出。
陳衍行說,冰廠位處擬議項目邊緣位置,曾向政府查詢能否將其剔除,最終只獲回覆做法會嚴重影響公屋興建時間。他認為,當局去除工業目的很明確,但公司服務各行各業幾十年,服務範疇甚廣,絕非夕陽工業,「唔係你話拉閘拉閘」。
背負著一百五十多名員工的生計,當中更有人工作超過二十年,陳衍行表示,「暫時非常傍偟,一啲方法都冇,最壞打算係結業。」他憂慮,倘若城規會通過項目,很快會有收地時間表,而結業影響深遠,對建築業而言,將加大工程成本及影響質量;對餐飲業而言,更是即時失去一間產品十分多元化的供應商,「(其他冰廠)價錢冇我哋咁貼地,服務冇咁全面」。至於製冰機內的舊式雪種,頓時通通變為廢鐵。
新思維七月底曾陪同當區居民及廠戶召開記者會,並於八月初向發展局及地政署去信,惟至今仍未得到任何回覆。新思維主席、立法會議員狄志遠憶述,二十年前藍地遍佈農地,周圍養豬養雞,當時政府雖要收地發展,過程仍然與農民有商有量,惟今次沒有照顧持份者需要,批評當局恃勢欺人,形容出現大倒退。
新思維副主席黃俊瑯表示,經連月與德保雪粒接觸及上周實地視察,發現政府部門協調非常差,而且缺乏諮詢,「會否覓地,或者重設廠房會否提供補貼,都係無溝通過」。他又不滿,「(職員)入嚟畫哂標記,有冇尊重個企業呢?」
他強調,香港有需要發展,但同時必須平衡小市民利益,惟不但是新界東北發展計劃,抑或是次藍地公展項目,政府明顯沒有改進,依舊採取「霸王硬上弓」的方法。他希望能與當局展開對話,討論解決方案,但最理想可以原址保留,「係咪真係要因為土地問題要收翻咁歷史悠久,對香港咁有價值嘅工業企業?我哋認為唔應該咁做。」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