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 Next

香港紅十字會舉辦的「香港人道年獎」於2007年首次舉辦,是本港首個倡導人道精神的獎項,藉着表彰得獎者無私的救助行為,推動人道精神這普世價值,把人道意識推廣至社會各階層。「香港人道年獎 2022」的主題繼續為「暗處有光‧全賴有你」,得獎名單今日( 14日 )揭曉,五位來自不同界別的香港人道年獎得獎者及兩位香港人道新力量得獎者,透過實際行動體現人道精神。頒獎禮以網上直播形式同步進行。

7人獲紅十字會頒香港人道年獎 包括2名香港人道新力量得獎者

香港紅十字會主席蔡永忠於典禮上讚揚各得獎人無私付出,為人道工作出一力,指今年7位得獎者各自在不同範疇,及本地以至世界一直默默耕耘,抱著「在乎你我他」的精神,向被遺忘的人伸出援手。他特別提到十分欣賞兩位「香港人道新力量」的得獎者運用創新手法為人道工作出力,並希望得獎人的故事能夠啟發更多人。他相信只要每人都願意多行一步,人道工作就會不斷向前發展。

香港紅十字會「香港人道年獎」2022詳情:

香港紅十字會主席蔡永忠。
香港紅十字會主席蔡永忠。
陳昌煒醫生。
陳昌煒醫生。
Mr Aimé Girimana。
Mr Aimé Girimana。
梁屺瞻醫生。
梁屺瞻醫生。
梁順華女士。
梁順華女士。
謝嘉誼女士。
謝嘉誼女士。
陳易楊先生。
陳易楊先生。
周鴻揚先生。
周鴻揚先生。

香港人道年獎2022得獎者:

  • 陳昌煒醫生-行醫20多年,經常接觸長期病患兒童。他留意到除了身體上的治療,病童和家人在情緒和日常生活上都有著不同的需要。有見本地對兒童紓緩服務的認識不足,陳醫生萌生推動兒童紓緩服務的念頭,並於2017年與志同道合的同事成立「香港兒童紓緩學會」,加強推廣服務,包括協助病童認識自身疾病、治療方案、認識及學習面對死亡等。
  • Mr Aimé Girimana—來自東非國家布隆迪的律師,2004年來港尋求庇護,於2013年成為首位在港合法工作的難民。多年來積極支援在港難民及尋求庇護人士,希望能改變社會對他們的負面標籤,如舉辦分享會和活動,讓更多人了解難民的真實狀況。他對難民的支援工作,讓他得到不同背景及國籍難民的信任及尊重,很多人以「Papa Aimé」來稱呼他。
  • 梁屺瞻醫生-為參與海外救援,在2016年辭掉急症室醫生的工作,加入無國界醫生。曾被派往也門及伊拉克,因看見到處頹垣敗瓦及大批傷病者,真實地感受到自己正身處戰場,而震撼得無法入眠。但從兩次經驗,體驗到戰區的醫療服務能改寫很多人的人生,甚至成為他們最後的希望,所以不論有多艱辛都會堅持下去,維護傷病者的尊嚴。
  • 梁順華女士-從小參與義務工作,成為護士後於2008年首次跟隨香港紅十字會到四川參與地震後緊急賑災工作,提供醫療服務並關注受災人士情緒需要。之後她先後到津巴布韋及尼泊爾等地參與緊急賑災,且熱衷於到偏遠村落進行外展工作。去年第五波疫情期間,更主動組織義工隊幫助大澳的獨居長者,宣傳防疫資訊、派發物資及關心他們的情緒需要。
  • 謝嘉誼女士-自2007年起多次參與境外賑災工作的手術室護士,先後跟隨香港紅十字會到過中國、海地、菲律賓、尼泊爾及孟加拉等地,為受災人士提供醫療服務。緊急賑災以外,她亦致力加強易受災地區的備災能力,曾先後到菲律賓貧民窟及尼泊爾山區等地開展備災工作,希望能長遠減低天災所帶來的影響。

香港人道新力量2022得獎者:

  • 陳易楊先生-於2019年以教師身分到柬埔寨進行義教後受啟發,創立「童夢同行」組織,為貧困地區有需要的學童提供教育及生活所需,希望能改寫小朋友的命運。他更帶領義工體驗聽障人士生活、探訪劏房戶,及到柬埔寨和越南等地進行義教。同時團隊積極進行倡議工作,透過舉辦「香港學生服務領袖選舉」等活動,鼓勵更多青年人投身社會服務。
  • 周鴻揚先生-升讀大學修讀護士課程的學生,發現有些健康議題缺乏社會關注,受影響的人難以得到適切支援。2018 年起,積極參與小眾議題例如蝨患及罕見病的公眾教育工作,包括成立「香港滅蝨研究行動組」,親身到基層家庭的住所參與滅蝨工作,以及招募大學生組成義務團隊參與「罕真人圖書計劃」,出版書籍,藉此喚起更多人關注罕見病人。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