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海關本月5日採取代號「蜂網」的執法行動,首次搗破一個位於住宅單位操作的洗黑錢營運中心。案件涉款約60億元,為海關歷來破獲的洗黑錢案中金額最高的一宗。行動中,海關人員拘捕3男6女,包括主腦及骨幹成員,涉利用開設個人或公司戶口,在3年間處理7600宗可疑交易,涉款60億元,其中最大宗單一交易高達3100萬元,海關相信已成功瓦解一個大型清洗黑錢集團。
被捕3男6女,年齡介乎39歲至68歲,其中6人報稱無業,3人分別為56歲女保險經紀、另一人報稱任公司經理、一人為商人,月入由2萬至10萬元不等。
開設大量個人或公司戶口 一日清洗3100萬黑錢
女保險經紀負責租單位 56歲無業女子為集團主腦打理營運中心
海關有組織罪案調查科高級監督李艷萍講述行動詳情時表示,有關洗黑錢集團極具組織性,由56歲女保險經紀負責租住紅磡一私人屋苑作其日常營運中心,在2022年中開始進行洗黑錢活動,海關財富調查課經深入調查後,本月5日採取行動,突擊搜查全港19個處所,包括北角、大圍、葵涌及小西灣10個住宅、8間公司及1間找換店,拘捕9男女,他們互相認識,涉在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利用個人或公司戶口處理極大額可疑交易,並利用私人屋苑單位作掩飾,作為集團營運中心 。
海關有組織罪案調查科財富調查課監督楊郁文分析集團運作模式,指9人不約而同經常出入紅磡一大型私人住宅單位,有個別人士單日進出有關單位高達6次,海關發現其中一名報稱無業的56歲女子經常在單位過夜,相信她是集團主腦,主要負責集團營運中心的運作,並安排不明來歷款項轉去同區的找換店,又安排成員去提取現金,以及招募其他人開設傀儡戶口。
案中相信是主腦的56歲無業女子,安排不明來歷的大額現金到營運中心,再交予成員到附近銀行或櫃員機存入現金,化整為零,然後存入不同銀行戶口,企圖掩飾資金的來源,亦避免引起執法機關及銀行職員的注意。人員在單位內搜出390萬元現金、2部數鈔機 、2部電腦、多部手提電話、多個公司印章、多本銀行支票簿和數簿、多張銀行卡、大批銀行文件及公司文件。人員對檢獲的公司印章及銀行文件進行分析和調查,初步懷疑有人為掩飾可疑資金的來源及去向,利同名下空殼公司偽造交易文件,以逃避追查。
人員認為集團運作成熟,分工清晰,有人負責日常運作、有人負責招募、有人負責運送、存入現金,不排除骨幹成員利用自身人際網絡協助處理大額不明來歷的資金。
海關發現被捕人名下的戶口有不同疑點,包括短時間開設大量銀行戶口,涉及57個戶口,包括36個個人戶口、21個公司戶口,在17間傳統銀行開設,涉及7600宗可疑交易,涉款60億元。交易對手涉及逾800個第三者個人戶口及約2000個公司戶口,最大宗單一交易逾 3100萬。其中一名被捕人在10日內於4間銀行開設個人戶口,聲稱作儲蓄用途,但目的並不尋常。而9人的個人背景,與其財務狀況並不相稱,有6人報稱無業,卻有集團成員分別開設10間公司,任唯一董事,報稱是進出口、食品、金屬材料公司、貿易公司,但調查發現有關公司並無實際業務,登記公司地址亦無相關公司營業,亦無報稅紀錄,即是空殼公司。
海關調查後發現戶口有可疑交易,最大宗單一交易為3100萬元,卻與公司業務毫無關係,而被捕人背景與公司規模亦不相符,他們開設戶口後,立即進行大額交易,將資金互相轉移,分層交易,資金快入快出,當日或短時間內轉去其他人的戶口,與開戶口報稱的業務不相符,是典型的清洗黑錢活動。
首次發現以私人屋苑單位作洗黑錢營運中心
海關有組織罪案調查科財富調查第二組指揮官陳經緯稱,本月5日海關動員50人採取拘捕行動,當其中兩名目標人物到紅磡區內一找換店再返回單位時,人員拘捕兩男子(68歲報稱商人及59歲無業男),其中一人身上有300萬元現金,相信是在找換店提取。其後再在營運中心單位內拘捕4名女子(年齡39至56歲),相信56歲無業女子是集團主腦,3女是成員(均報稱無業),在單位內再搜出90萬元現金,與此同時,人員亦掩至北角拘56歲的女保險經紀,為單位的租客,屬集團骨幹成員,又在大圍拘捕56歲男子(公司經理)及54歲無業女子,兩人均以個人身分或名下公司開設大量戶口處理可疑交易及清洗黑錢。被捕9人涉洗黑錢罪,獲准保釋外出候查。行動中將被捕人名下戶口的1600萬元凍結。
李艷萍補充,是次行動是海關首次發現大型屋苑住宅單位作為洗黑錢集團營運中心,由於有關屋苑保安較嚴密,交通便利及銀行多,不法分子利用地理優勢進行洗黑錢活動,大量現金可盡快轉移,由於私人屋苑設有私人密碼及住戶卡,令調查員更難跟蹤,大大增加執法難度。她強調,海關將與執法部門加強溝通,包括監管機構及銀行業界。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