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作文課,學生便會說沒靈感,不知寫甚麼。再細問,發現他們對身邊四周事物十分「無感」。即使四出外遊,看到花鳥蟲魚,可能也是走馬看花,不能領略大自然奧妙之處。
這個學期,因為自己也開始接觸種植等園藝活動,然後偶然和學生分享,他們好像也產生了興趣,原來,從無感到有情,所缺的是聯繫和經驗。
早前自己也嘗試創作過一些微型盆景,有一天手滑,連盆子也下跌碎裂了,記得換盆的第1、2天,整株小草病懨懨的,葉子軟塌下垂,心里希望它能堅持下去,甚至加添了營養液,希望可以救回小草。一星期後,整株植物又變得欣欣向榮,一改之前的頹喪模樣。
這次救活經驗讓我印象難忘,種植的過程讓我更體會植物的生命力,令我思考在活動中加入植物元素,讓同學也可從大自然中學習得益。
今年學校輔導組嘗試安排一些小組活動,讓同學可以多些覺察當下,運用五感,多些與環境四周、不同的群體接觸,最終目的是讓同學可以加強在學校的聯繫感。
同學通過互相合作,嘗試製作押花書籤、擴香石,同學在過程中會運用乾花作裝飾。聖誕時又製作聖誕花環,原來同學真的不知道松樹會散發出淡淡的清香。完成活動後,同學們都很高興地展示作品,與他人分享。
另外,每年公益少年團也有慈善花卉義賣,不少同學買回家種植,我覺得也是很好的生命教育,有同學更和我分享他的種植心得。
中國人認為萬物皆有情。不少文章都以植物、田園生活為創作題材,如周敦頤的〈愛蓮說〉。不論在教學、輔導層面,多鼓勵同學接觸大自然,可以令他們在身心成長上發展得更好。學生並非「無感」或「無情」,因為疫情,令他們與四周的聯繫斷開,我們多給他們「經驗」,他們自然會產生興趣。電郵:[email protected]
高曉君
本欄由學友社學友智庫專家及嘉賓輪流撰文,交流學與教經驗;本文作者為輔導主任,關注價值觀教育。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3年2月14日教育版專欄「親子同路」。
延伸閱讀: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