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教授:

近年發現校園欺凌事件經常發生,當中有些受害者曾被性侵犯,我們作為老師,應如何防止類似事件再度發生呢?

周女士


張教授答:

老師對學生的關懷實在使人感動,在此首先向這位老師致敬。

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確實不幸,亦是因為社會風氣不良所致,大眾媒介應負上部分責任。欺凌是以權勢為依靠,以為使別人驚怕,令對方不敢告發自己,便做了「大阿哥」,可以「蝦蝦霸霸」,形象有所提升。

可是,這些欺凌者忘記了自己已失去真正的友情,自我形象只是表面化,談不上任何威信,更不能令人佩服,只是處於敢怒而不敢言的一群當中的「壞分子」。

孩子做出欺凌行為,通常有3大原因:1.鞏固地位;2.建立群黨;3.自以為有領袖能力。

學校若可以為學生找到他們所屬的環境,他們可以在課堂或課餘得到德育的培養,便可以減低他們對「自我王國」的崇望。

為了預防校園欺凌事件,老師可以用關心的態度而不是處罰的威嚇,去關懷學生,因為欺凌者往往是在家中得不到關注,才會向外尋求這份「被尊崇」的地位。

多辦課外活動,給予領袖機會,找尋學生失去的興趣,重拾他們的自信,才是最佳的預防工作。

多關懷,給予機會學習,孩子是希望得到你的注意的。

(歡迎讀者就有關兒童性侵犯的問題,致電由護苗基金設立的「護苗綫」:2889 9933,接聽時間為星期一至五上午10時至晚上6時)


本欄由護苗基金執行委員會委員、美國德州休斯頓大學社會工作研究院張錦芳教授解答。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3年2月22日教育版專欄「護苗信箱」。


延伸閱讀:

護苗信箱|被性侵兒童的陰影

護苗信箱|教導孩子分辨性侵犯

護苗信箱|如何評估兒童是否曾被性侵

護苗信箱|如何教導智障童保護自己

護苗信箱|兒子被同性同學侵犯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