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近年提倡結合科學(Science) 、科技(Technology) 、工程(Engineering)、數學(Mathematics)的STEM教育,近期還加入藝術(Art)成為STEAM。一向致力普及STEAM教育的鳯溪第一小學,無論在課程編制、課外活動安排、以至學校的硬件和軟件,均積極配合STEAM教育的發展,讓同學們有更多機會接觸STEAM,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鳳溪第一小學校長朱偉林表示:「STEAM課程近年成為教育的重點,鳳溪第一小學一向注重學生在創新科技方面的發展,從小一至小六均加入編程課程,由四年級開始為同學增設科創科,除了由校內老師編纂課程,亦與不同機構合作引進合適的課程。」學校亦投放資源設立STEAM Lab,並取得優質教育基金資助成立Future Lab、Maker Lab和Coding Lab,為同學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STEAM教育不僅讓學生緊貼科技發展,更可訓練邏輯思維、啟發創意。創意是社會進步不可缺少的元素,有天馬行空的想像才可激發更多新點子,改善生活質素,令世界變得更美好。」
除了課堂學習之外,亦會配合課外活動,例如讓學生參與校外比賽,吸收經驗和擴闊眼界。朱校長指:「同學們由構思、製作、介紹作品,到聽取評判和對手的意見,再將作品改良,整個過程是一個全面的訓練,為日後升學或就業從事相關的科創研究打下良好基礎。」早前,鳳溪第一小學的三位學生就運用STEAM課程學到的知識,發明了全天候自動運作的育苗器「智家種」。
將STEAM知識學以致用
三位小發明家分別是鳳溪第一小學的五年級學生盧建鈞、張順安,和六年級學生邱趙晉廷。盧建鈞同學表示:「在疫情期間見到市民到超市搶購蔬菜,所以與同學構思和製作『智家種』育苗器,讓市民在家種植。」邱趙晉廷同學補充:「我們以環保、健康和方便為目標,利用太陽能發電,只要將水耕綿和種子放進育苗器,水泵會自動抽水製造水循環。另外加裝了LED燈,當光線不足時LED燈會自動亮起,模仿陽光讓農作物行進行光合作用,因為可以24小時運作,菜苗可以更快成長。」配合他們編寫的手機應用程式,用家可以透過手機監測光線及水位等數據適時調整。張順安同學表示由構思到成功做出第一個模型用了2個月,至今仍在不斷改良中:「製作時我們會運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例如資訊科的編程知識、視藝科的創作設計技巧等,是一個很好的實習機會。」
提升學生興趣 引發自主學習
負責指導三位同學的黃智仁老師指,創作「智家種」讓學生有機會將平日在課室學到的知識應用在日常生活上。「三位同學在製作時綜合了資訊科、科創科、常識科、視藝科的知識,透過這件小發明激發他們的興趣,很開心見到過程中同學們不斷問『點解』,除了請教老師,更會上網搵資料,引發同學們自主學習,更有效吸收知識。」創作過程絕非百分百順利,黃老師認為對同學來說也是學習機會:「反覆測試、除錯、改良的過程能夠提升學生的解難能力,印象最深刻是『智家種』最初以紙皮製作,後來發現紙皮在防水和承重方面未如理想,經資料搜集後同學們決定改用亞加力膠板,繼而上網搜尋學校附近的五金舖去購買材料,才有現在的改良版面世。」
與大灣區學界交流
三位同學的作品更得到學校鼓勵參加「深港澳青少年創意設計大賽」。黃老師指經歷過去幾年疫情,對外交流減少,這次同學的作品有機會參與比賽,更可衝出香港,與大灣區學生交流,對同學和老師都是一次難得的觀摩和學習機會。而三位同學亦對作品充滿信心,不過在爭取奬項之餘他們還有更遠大的抱負:「我們希望『智家種』能夠推出市場,令市民可以方便、環保地吃到新鮮健康的蔬菜!」
「深港澳青少年創意設計大賽」由深圳創新創意設計發展辦公室、深圳市文化創意與設計聯合會、深圳青年聯合會、香港星島新聞集團、澳門文化推廣協會聯合主辦,適合10-19歲的青少年以個人或組隊參加,勝出者可獲豐富獎品,並獲邀參與作品巡迴展及交流團,有意參加的學校和同學緊記把握最後機會,於4月2日前報名及提交作品!
了解更多:https://bit.ly/3l5WqIs
立即參加:http://bit.ly/3mKfFI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