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冠狀病毒疫情仍未在全球消退,近月又再有傳染病伺機而起。今年9月20日,東非烏干達宣布爆發伊波拉(Ebola)疫情,並在兩個月內最少141人確診,55人染疫身亡;無國界醫生自9月底開始迅速展開應對工作,協助烏干達衞生部和當地社群對抗被媒體稱作「世紀病毒」的伊波拉疫情。
伊波拉是一種嚴重且可致命的疾病,死亡率可高達90%。世衞於11月初將該國的疫情風險評級由「高」提升至「非常高」,地區層面亦由低風險改為高風險,而全球評估則維持低風險。
圖文:無國界醫生
緊急應對疫情挑戰
伊波拉病毒自1976年於剛果民主共和國被發現,至今有幾種變體。過去10年最常見的是薩伊(Zaire)病毒株,隨着醫學進步,針對此薩伊病毒株的應對工作持續進展,現時已有兩款已獲批使用的疫苗和一種抗體療法。不過,今次烏干達疫情由相對罕見的蘇丹(Sudan)病毒株引起,目前仍未有針對此病毒變體的疫苗或治療;雖然世衞目前已有三款候選疫苗,但仍有待進行臨牀試驗,更遑論提供予公眾使用。
無國界醫生曾多次應對伊波拉疫情,雖然今次烏干達疫情存在更多醫療和行動上的挑戰,但組織仍迅速展開緊急應對工作。由醫生、護士、後勤人員、感染預防控制專家和健康推廣員組成的團隊,現時集中在三個範疇,包括遏止疫情進一步傳播、降低死亡率,以及協助流行病學監測、研究和創新。
及早降低傳播風險
以疫情中心的穆本德(Mubende)區為例,無國界醫生團隊派出隊伍前往接近伊波拉病人的地方,例如確診者曾身處的醫療中心或學校,以提供感染防控方面的支援或健康建議。健康推廣員亦負責識別和監測接觸者,期望及早發現具染疫風險人士,同時在受疫情影響的地區,支援當地設施繼續提供免費的基層醫療護理。外展項目統籌姆拜解釋,縮短出現早期病徵與接受治療之間的時間,是控制伊波拉疫情的最重要目標之一,除了能提高病人的生存機會,亦能降低社區傳播的風險。
此外,無國界醫生繼續協助衞生部向確診病人提供護理,包括在穆本德設立了兩間伊波拉治療中心, 並在靠近疫情重災區的馬杜杜(Madudu)和布瓦永德(Bweyongedde)設立規模較小的治療病房,主要治療早期病人。
投資研究疫苗治療
最後是流行病學方面,無國界醫生的傳染病研究中心正與烏干達衞生部合作,支援流行病學監測、感染控制和預防等,亦準備好參與針對伊波拉蘇丹病毒株疫苗和治療的研究。無國界醫生疫苗與流行病應對專家約翰遜說:「2018至2019年於剛果民主共和國的疫情中,那些獲批有效對抗薩伊病毒株的疫苗和治療方法,以及對隨後疫情的管理,都是控制病毒傳播的關鍵工具。這些工具雖然可以提早測試以確保安全,但是否有效往往只能在疫情期間測試。因此,如同當時在剛果民主共和國進行的薩伊病毒株疫苗和治療的臨牀試驗,無國界醫生現已準備好大力投資於此研究。」
伊波拉在烏干達爆發至今已兩個多月,近日疫情雖有放緩迹象,但該國的接觸者追蹤率仍偏低,加上過往應對伊波拉疫情的經驗不多,因此各方都不應掉以輕心,慎防未有有效疫苗和療法的蘇丹病毒株蔓延各地,危及更多性命。
伊波拉病毒的傳播與病徵
伊波拉病毒可通過直接接觸受感染的人或動物(包括屍體)迅速散播,亦會通過病人的體液甚至其穿過的衣物傳播。伊波拉病人的初期徵狀並無任何獨特性,故難以診斷。初期徵狀包括突然發燒、疲勞、肌肉痠痛,頭痛和喉嚨痛,其後會出現嘔吐、腹瀉、皮疹、腎或肝衰竭,亦可能出現內出血和外出血。
香港救援人員過往參與應對伊波拉疫情
2014至2016年,西非爆發歷史上最嚴重的伊波拉疫情,當時在西非及少數歐美國家造成超過11,323人死亡。當時無國界醫生大規模動員協助抗疫,香港辦事處亦派出超過27名救援人員前往當地,包括原本任職急症室護士的趙卓邦,他是首位參與應對伊波拉的香港醫護人員;具工程師背景、近年曾擔任香港項目統籌以應對本地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的後勤人員劉曉靜,亦曾到西非支援該次伊波拉疫情應對項目。
文章刊於中學學生報《S-file公民科/通識大全》2022年12月14日專欄「知識無國界」。
延伸閱讀:
知識無國界| 透視羅興亞人道危機 了解「全球最受迫害的少數族裔」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