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與內地今年初開始恢復通關,《東觀點》已警告、叮囑政府做好相關準備,勿讓疫情前的「零團費」、強迫購物及歧視內地人行為也一併「復常」。結果一個月後,「劏客」與歧視問題未算嚴重,「零團費」在內地當局嚴打下經已絕迹,但性質類似的廉價旅行團卻成行成市。大量主要為長者的內地旅客,由一車接一車的旅遊巴送往土瓜灣等地的「團餐」食肆用膳,對當區交通及居民生活造成極大滋擾。
更甚者是,部分廉價團疑因時間緊迫或行程延誤,竟安排團友(亦有說是團友自發)在馬路邊、公廁旁,站着享用「兩餸飯」或杯麵。有關情況和畫面在兩地都引起回響,斥責形同「虐老」,除了影響市容及衞生,還有損香港以至整個國家的形象。不少人更擔心,事件會被別有用心人士政治化,再次挑起「中港矛盾」及「驅蝗行動」。
旅監局與多個政府部門近日已採取措施,希望一方面紓緩內地團對本地居民造成的滋擾,一方面確保所有訪港旅客都可獲得最基本的接待,包括規定團餐食肆實施預約制度、團友要有合理用膳時間、加派警察及旅監局人員到場指揮交通和人流、將部分旅行團疏導到其他地區用膳等。情況似略有改善,但未能根治問題,尤其擔心會在「五一黃金周」時故態復萌,變本加厲。
有議員及市民批評,當局大費周章派員協助管理有關廉價旅行團,變相以公帑補貼有關旅行社和商戶,不但不公道,還會進一步助長了相關自私缺失行為。有人就提議除了「零團費」,連廉價旅行團也應禁絕,要求兩地部門對內地訪港團的團費、行程,以至用膳的時間、地點和食物質素等都作出嚴格規定,否則就要「拉人封艇」,吊銷相關旅行社和食肆的營業牌照。
然而,近日也有些內地網民分析,不少參加這類廉價訪港團的內地長者其實並非沒有錢,而是基於過往經歷及習慣而不願花錢。他們來港可能只求「到此一遊」,不求食物或住宿質素,並且因種種限制而只能跟團,無法自由行來港。正如不少居於偏遠省市的內地人,總希望一生人有機會去一趟北京,踏出首都機場就已算達成心願,政府不應強行剝奪這種選擇。
事實上,在疫情爆發前,香港不少退休長者,也經常參加不同的內地及東南亞廉價旅行團。也有一些年輕人嚮往「窮遊」日本或歐洲,一如現時港人嘲諷內地的廉價訪港團般,「深度體驗當地民眾生活」。
香港不應只歡迎有錢或願意花大錢的旅客,更不應對來自不同地區,尤其是自己國家的旅客存在差別對待。政府要管的不是旅行團的團費,而是要針對實質造成滋擾的行為。政府及旅監局一方面要向業界提供合理支援,但另一方面亦要適時運用法定權力,對違法違規的旅行社、食肆、導遊、司機,以至旅客等嚴加懲處,罰款釘牌,透過增加營商成本來改變其營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