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房親戚的囡囡今年5歲,讀K3,她媽媽常告訴我這個小女孩聰明伶俐,好學不倦,上周大家終於碰面,小妹妹果然與眾不同,她沉默寡言(該是對陌生人),我觀察到她對周圍的大小事物都很敏感,是個觀察型、思考型的孩子。

很難想像1個只有5歲的小女孩會和媽媽說她好喜歡學習英語,希望媽媽能給予她機會學好英文。我送了一套自家出品的《BINGO!》英文書給妹妹,教她怎樣用,妹妹坐定定聽我說明,然後試用試學。後來我又取了一些繪本給她看,並邀請她讀給我聽,妹妹果然厲害,每個字都能讀出來,還期待我繼續給她介紹好書。遠房親戚看到自己的女兒如此用心、積極、好學,便和我說:「你看!就是因為這個模樣!我怎能不給她多點補習?」

我和她說:「可以繼續補習,但請不要把你所有的資源,包括金錢、時間和精神都投向補習和上堂,這未必是件好事。」難道給孩子機會學習不好嗎?這個問題不易回答,因為「真理」是不可能說得清的,但我還是嘗試多加說明,讓這位媽媽明白我的意思。

很多時候,我們的思考模式不自覺地落入「歸納法」,例如學習英語很重要、知識能夠改變命運、別錯過孩子的「黃金期」等等;可是,我們未必能有意識地分析這堆我們認為的「真理」。舉例說,學習英語和學好英語一樣嗎?孩子補習時在學怎樣的英語?又例如知識改變命運裏的「知識」到底是甚麼?純粹知識還是意味着「機會」和「財富」?我們其實希望孩子生存還是生活?所謂的「黃金期」一旦錯過了又會怎樣?「黃金期」是否等於1個要「塞到滿滿」的生活?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思考。

我和遠房親戚說,謹記把另一半的資源(金錢、時間、精神)花在別的地方;好書太多太多了,反觀時間比好書少得多,珍惜時間,把時間留給孩子讀多點好書;自己也要有好學之心,和孩子一起學習,這才是明智之舉。


陳東紅
作者從事英語教育出版20年,任職於多家報社;現為教育顧問編輯、兒童刊物《BINGO!》出版人、專欄作者及到校講師。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3年4月17日教育版專欄「親子同路」。


延伸閱讀:

陳東紅 - 「估你唔到!」|芽芽學英語

陳東紅 - 給孩子機會|芽芽學英語

陳東紅 - 溝通:相通相連|芽芽學英語

陳東紅 - 學英文,真痛苦|芽芽學英語

陳東紅 - 以天合天|芽芽學英語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