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識人好過識字。素以長袖善舞聞名的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前局長、港鐵前主席馬時亨正是識人又識字,不過他說「識做人」更重要。他累積人脈的秘訣就是與人為善,真心真意幫助別人,言出必行,「話下次飲茶,但兩年都無聲氣,別人也不會當你朋友。」
「識做人」是他的處世之道,即使人脈帶來機遇,也要有正確的態度去把握,這態度就是拼搏和樂觀,亦是香港人的精神。
馬時亨最近擔任電視節目主持,訪問了歌神張學友和影帝梁家輝等多位嘉賓,讓他感受到香港能夠從「六七暴動」後一直發展成國際金融中心的終極秘密,靠的就是這份「香港精神」。
一九五二年生於香港,馬時亨是不折不扣的香港仔,他個人經歷就是一套香港奮鬥史,早年居於筲箕灣石屋,後搬到北角美輪大廈居住板間房,一九七四年再移居九龍城愛民邨。這一代香港人的共同語言是「生活艱苦拮据」,馬時亨說今天的香港人不可能想像,六十年代香港制水的苦況,「四日只有四個小時供水,包括你煮食、沖涼,甚麼要用水的,都要在這四個鐘內自己去補給,還要在大熱天時排隊取水,年輕一輩,根本無法想像,因為今天我們有東江水(供水)了。」
六十年代香港的共同時代傷口,必然是六七暴動,馬時亨說那段記憶是永世難忘。他記得當時年僅十五歲,住在動亂最猖獗的北角,聽從母親勸告留在家中,不敢外出,「有一天,有直升機在上空盤旋,原來有暴動,就放催淚彈,當時我就不斷用水潑落塊臉,令自己不用這麼辛苦。」
居加拿大受歧視
馬時亨說當時太年輕,不懂得害怕,照樣拼搏生活,由於家境窮困,即使考入香港大學,也要教四份書來幫補家計,「最遠一份在油麻地,當時未有地鐵,由港大去油麻地,搭車轉小輪過海,要兩個幾鐘,現在二十分鐘就可以了。」
馬時亨感歎香港進步之快,由六七暴動後迅速發展成國際金融中心。他說他一九七九年移民加拿大多倫多,在當地銀行擔任分析員,飽受當地同事歧視,「我一個中國仔,幾十人開會,無人同你講話,當你不存在,沒人理睬你。」後來憑藉努力,一九八四年在加拿大成為第一分析員,「一九八四年有二十萬加元年薪,很厲害的了。」
回流香港後,馬時亨的經歷就為人熟知,由商界走入政府,二○○二年出任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二○○七年轉任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但翌年因病辭職。然後他重投商界,亦有擔任公職,二○一六年出任港鐵主席和香港教育大學校董會主席。
奔走政商界多年,不少政界人士都對他大為稱頌,說他工作效率高,其廣闊的人脈深入政、商、娛樂界,加上其圓滑的處事手腕,更是聞名政商界。
常言道:識人不如識字。馬時亨可能是全港最適合評論此話的人之一。他深表認同「識人」比「識字」重要,但不等如不用「識字」。他更進一步說,「識做人」比「識人」、「識字」都重要,因為「識做人」是正確的處世態度,可以讓人把握住機會,做出成績。
與人為善心中富有
說起累積人脈的秘訣,馬時亨說是「與人為善」,「對人好,好重要」。他強調幫助別人不能是貪圖回報,「心要正,要真誠地對人好」,舉例最近有朋友的母親生病,他便馬上聯絡全港最好的醫生給對方做手術,真正幫助到對方解決急切的問題,別人亦會真心感激你。
他說「與人為善」的最大好處是「心中富有」,「幫助到人,不會計較金錢得失,因為心中也會開心。」,例如他曾到中學講座,談到夢想,打動了台下一位學生,留下來跟他講述家中父母不支持他追夢,馬時亨就出資支持了那位同學。他擔任教育大學校董會主席時,也曾協助籌得七位數字款項,讓一位學生繼續學業,「錢出了,我沒有回報,但想清楚我幫了人,是為社會做了一件事,自己是會開心的。」
與人為善外,馬時亨說,也得待人以誠,「講約飲茶,就真的要飲茶,話下次飲茶,但兩年都無聲氣,別人也不會當你朋友。」他說話要算數,「如果我講了,就一定要做。」懷住誠意做人,朋友自然多。
曾擔任政府高官的他,自言當年開記者會,能叫得出六、七成記者的名字,因他認為人與人的尊重是雙向的,官員若高高在上,「當記者是一個冧把,(稱呼)藍色衫那個,當人透明,不是尊重。」他會私下做功課,努力記住記者的名字,將心比己,顯示對別人的重視,「美國總統都叫得出白宮記者的名字,行出來叫記者名,問記者想問甚麼問題,記者發問時也不會那麼狠吧。」
人脈的養成是一種修養、態度,馬時亨說,人要懂得「一山還有一山高」,對人要謙虛,這是家庭教育應該灌輸的正確態度,不可以「沙塵」,有時候道歉比不道歉還要好,「我入政府時,給人整蠱,我也有道歉。」不過成功不能只靠人脈。馬時亨說,跟很多同輩香港人一樣,他抱住樂觀、拼搏的態度,捱過年輕時的窮困時代,是當代香港人共同擁有的精神。
香港經歷二○一九年的創傷和三年疫情,馬時亨認為,香港社會跟人一樣,有高低起伏,經過很多次打擊,每次都可以重新振作,走出低谷,相信香港人繼續保持樂觀和拼搏,必然可以走出低谷。
馬時亨認為二○一九年的動亂規模比一九六七年更大,但與當年不同,香港有祖國作為貴人,可以依靠祖國迅速恢復。他又分享他二○○四年到新加坡參與活動,在一個宴會上,與現任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為鄰座,他問及李顯龍當地興建賭場的計劃,對方坦承,新加坡不如香港有中國大陸可以依靠,新加坡必須自求出路。馬時亨感歎隔岸的李顯龍,早就說中香港和新加坡的差異。
信香港可快速反彈
馬時亨最近再度踩入電視圈,主持《馬時亨.香港情》節目,邀得歌神張學友和影帝梁家輝等娛樂圈名人擔任嘉賓,暢談香港情懷,在嘉賓身上亦看見同輩人的拼搏和樂觀精神,以及對香港的情懷。他說,梁家輝在節目透露,當年一日拍三組戲,幾乎沒有時間睡覺,只為賺錢養家,而他初時到北京拍戲,連普通話也不懂,仍然珍惜所有機會,做到最好;張學友是一代歌神,但唱片銷量一度由二十萬張跌至兩萬張,仍樂觀面對,被問到為何當年踏入電影圈,張學友也不諱言是家貧,兩人均憑努力爬到天王巨星地位,成為時代寫照。
馬時亨認為,現時年輕人應該學習當代人的拼搏精神,保持樂觀,不要抱怨沒有機會,覺得辛苦便放棄,笑說老一輩人和年輕人都應仔細觀看他的節目,當代人可追憶當年情,新一代人亦可思及香港社會的迅速發展,得來不易。
帶女兒遊舊地 灌輸愛港意識
馬時亨自言很喜歡香港,住過新加坡、紐約、多倫多和倫敦,認為沒有一個地方比得上香港。香港生活方便,交通快捷,飲食更是多元美味,即使居住空間較細,但勝在活動範圍多,有很多地方可去。
馬時亨非常重視家庭教育,亦會培養兩女的香港情,曾特意帶女兒到他居住過的愛民邨和美輪大廈,訴說他的成長經驗,「(女兒)要知道自己的根在哪裏,今日住得舒服,不能以為成功是必然,要知道經過很多努力,才有今天。」這種努力的精神,就是馬時亨想教懂女兒的香港情懷。他兩位女兒亦非常愛港,也很喜歡在香港居住。
談到年輕人,馬時亨認為,新一輩應把握機會增長見識,「有個機會去廣州,嫌遠不肯去,另一個人去便成功了。」香港是一個有很多機會的地方,但年輕人也需要付出,主動和努力,才能有收穫,到達上一輩人同樣經過努力而達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