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 Next

近月取消登記中央器官捐贈登記名冊數字急升,政府發言人今日(22日)表示,留意到近日互聯網上有少數人歪曲器官捐贈的利他奉獻精神,宣揚登記器官捐贈者應審視受惠者身分,甚至呼籲他人取消器官捐贈登記,完全違背器官捐贈的大愛精神,醫衞局對此表示遺憾。

衞生署留意到近期到中央名冊網站取消登記的數字有不尋常情況,在2022年12月至本年4月的五個月期間,共有5,785個取消登記的申請,遠較過去數字為高,但其中超過一半(2,905個)是從未登記卻申請退出或重覆取消的無效取消申請,2月份單月無效取消登記比率更高達74%,不排除少數人的意圖是擾亂中央名冊的代表性及增加政府人員的行政負擔。特區政府認為有關行徑極為不負責任,並予以譴責。

政府發言人指,對於同期2,880個取消登記的有效申請也遠較過去數字為高,背後原因多樣,醫衞局及衞生署重視每一個登記,更尊重個人自主決定;可幸的是,同期新增登記人數為5,091人,中央名冊數字仍然錄得正增長,反映廣大市民對器官捐贈的支持。政府呼籲市民繼續支持器官捐贈,不要為少數別有用心的人挑動而破壞本港多年建立、得來不易的器官捐贈氛圍。

器官捐贈。資料圖片
器官捐贈。資料圖片
器官捐贈。資料圖片
器官捐贈。資料圖片
醫管局。資料圖片
醫管局。資料圖片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資料圖片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資料圖片
去年女嬰芷希換心,新華社報道指器官從獲取到運送到港展開手術,用了不足3小時。新華網截圖
去年女嬰芷希換心,新華社報道指器官從獲取到運送到港展開手術,用了不足3小時。新華網截圖

正探討跨境器官移植互助機制

女嬰芷希因罹患「擴張性心肌病」,急需心臟移植,去年12月成功於兒童醫院進行心臟移植手術,有關心臟來自腦幹死亡的內地幼童,是首宗來自內地的器官移植手術。

醫務衞生局及醫院管理局正參考跨境器官捐贈移植個案的成功經驗,與內地探討建立恆常器官移植互助機制。現時政府正考慮設立第二層互助分配機制,即當兩地任何一方有器官捐出但在本地沒有合適病人接受作移植,無法於本地輪候系統配對,即可啓動機制將器官跨境捐贈作配對。

政府發言人指,政府正積極與內地有關單位探討擬議機制,確立一致的技術層面要求、準則及流程,以確保捐贈器官合法、公平、公正並安全地應用於最有需要的病人身上為原則,期望盡快落實有關安排。有關機制可以讓兩地各自在沒有合適受贈者的情況下善用器官,達致最大善效益,為輪候名冊上的病人帶來多一點重生希望。

政府批評,個別人士肆意貶損兩地建立恆常器官移植互助機制的積極意義,實為蔑視兩地同胞血濃於水及過往各種無私捐獻互助,以至內地無私捐贈器官挽救本港病人生命案例的事實,完全漠視兩地輪候器官病人的福祉,亦曲解國家的器官捐贈及移植的發展和分配制度。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