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政府銳意加強行政、立法關係,特首李家超早前率領全體立法會議員訪問大灣區,官員與議員「打成一片」,近日又提出把行政長官答問會升級,增加互動,行政、立法關係可謂前所未有地和諧,但似乎並非每名議員都適用這種新形態。
事緣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原定本月27至29日到訪大灣區,包括到廣州參觀電動公共交通設施、到佛山考察氫能應用技術項目等,政府當局曾表示約15名環境及生態局、環保署等官員,將陪同議員考察。
不過,委員會主席葛珮帆上周指示考察延期,並要求政府進一步與內地相關機構或企業探討改期至今年8月初的可行性。
不欲因官員「變布景板」
有建制議員指,自特首帶領立法會出訪大灣區後,當局認為效果正面,與內地城市領導建立高層次交流,建議日後立法會出團訪問,亦可由官員一同參與。不過,據聞此建議觸動個別議員神經,認為立法會事務委員會外訪,應由議員「主導」,而議員跟官員希望考察的項目有時不一樣,也不希望成為「布景板」。
葛珮帆向筆者表示,考察原定於周六至周一進行,延期是因為內地單位希望行程改在平日。她指事務委員會出外考察,倘無官員參加,一般由委員會主席擔任團長;若一些行程需要官方才能安排,就要官員與內地對口。她認為最重要是有商有量,有不同方法處理,例如設雙團長,這有待大主席與特首辦商討。
謝偉銓:部分行程可分頭行動
環境委員會委員謝偉銓表示,立法會離港考察需與官員「夾期」,他過往曾到南韓、新加坡考察,有時議員想看的未必與官員一致,部分行程亦可分頭行動,他說無聽過有人對今次考察延期有意見。
有添馬艦中人則解釋,有關想法絕非命令或要求,只是日後若果有機會,可參考類似模式,因有官員參加,對方接待的規格亦會提高,有助於交流,但強調並非必要要求。
有資深議員表示,聽過有議員關注行政主導強化下的新現象,但認為毋須太過緊張,因立法會外訪一般是邀請相關政策局局長出席,若有特首或三司參加,由他們帶領亦正常;而且李家超帶隊後,港區人大代表亦於下月初訪問大灣區,內地相關單位對接待亦疲於奔命,暫緩出訪也非壞事。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