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數本港大學的冷門課程,香港中文大學的人類學系必屬其一。去年該學系的畢業生黃凱晴,現時於中大社會科學院院務處擔任項目統籌,為不同項目的研究道德把關。黃凱晴表示,讀人類學是研究平民百姓的故事,當中包括生活和文化。雖然黃凱晴現時的工作和人類學無直接關係,但她指透過課程,可學到做研究的技巧,故出路其實很多元化,籲中學生「Dream big」(敢於夢想),別讓傳統限制想法。(三之二)
記者︰陳艷玲 圖:受訪者提供
現時全港只有香港中文大學開辦人類學課程,而每年取錄新生的學額不多,新學年就只有18個學額。根據聯招網頁,過去11年,在Band A位置揀該課程的考生,由100至300多人不等;同時這11年來,該課程的學額均全數在Band A派出,意味對人類學系有興趣的同學,應把該課程填於Band A。
發掘不同生活文化
提起人類學,普遍人可能即時冒出兩個問題,分別是「讀人類學是否即是學考古?」,以及「人類學的畢業生可從事甚麼職業?」。去年在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畢業的黃凱晴,現時在中大社會科學院院務處擔任項目統籌,負責在不同研究上,有關道德範疇的工作,例如所引用的資料是否取得同意,讓參與研究的人受到保障。
黃凱晴表示,人類學課程包括「文化人類學」及「考古人類學」,並非只讀考古,而是會發掘不同人的生活及文化。她指曾有學者點出了歷史系和人類學系的分別,讓大眾了解兩個課程的不同。「歷史是看偉人的事迹,但人類學讀的卻是偉人背後,那些平民百姓的故事。」
中學時就讀藍田聖保祿中學的黃凱晴,高中選修地理和歷史,坦言當時未認識人類學,直至中五參加大學資訊日,知道中大的人類學系原來可副修考古,適逢當時興建中的沙中綫,發現多件古物,讓她對考古開始產生興趣之餘,亦對人類學課程有更深認識。在衡量過自己成績,符合學系收生要求後,遂決定在聯招的Band A的首位置,揀選了人類學,結果以最佳5科達23分的成績,成功獲該學系取錄。
沙中綫引考古興趣
黃凱晴說,讀人類學最大的難處是時間不夠,因要寫很多報告,亦要看很多學術文化類文章,大約每星期須看完一本書;在寫報告和學術研究方面,題目都由學生自訂,而她過去所做的研究,不乏有趣的主題,例如曾研究「香港人對『化妝』的看法」、「在西方和東方劇集中,呈現靈魂的手法」等等,從不同角度,反映香港、東西方的文化等等。
正因為人類學課程的特色和訓練,讓學生研究不同課題,畢業生可從事的工作也很多元化,例如在非牟利機構、政府部門、博物館、考古發掘、教育及文化旅遊領域等工作。黃凱晴坦言,她在畢業時,亦曾經歷迷惘期,不知道自己適合何種工作,「開始時有想過做政府工,因為夠穩定」,但後來透過中大的招聘電郵,得悉社會科學院院務處聘請項目統籌,其工作所需技能,跟大學做報告時也相似,因此嘗試應徵,最後獲聘。
研究訓練啟發人生
雖然人類學畢業生的出路,並非傳統的高薪厚職行業,但黃凱晴認為年輕人應「Dream big」(敢於夢想),把目光放遠些,不要限制自己的出路。「小時候亦嚮往做醫生、律師等行業,因為好像可以賺到錢,但其實大學教育多元化,出路也很多。 」她透露,據她所知,有中大人類學的畢業生,到了意大利攻讀碩士課程,現時在當地一家博物館當館長;另外,亦有畢業生當了YouTuber、加入政府工作等等。
對黃凱晴而言,4年的人類學課程,讓她學習到如何從別人角度多思考,不要把自己固有目光放於他人身上,故日後跟人溝通時,可更容易理解別人處境。「同時,人類學讓我有機會去研究有興趣的事物,藉此更了解自己及自己的喜好。」
黃凱晴補充,在學習期間,只要是跟人及文化有關係的事情,已經可做一個學術研究,因此認為對她的人生都有啟發。「從此我學到不要框死自己,或局限只做某些題材和題目的研究,令我的未來有更多靈活性,發展亦可更多元化。」她指項目統籌只是她第一份工作,但她相信透過人類學的訓練,未來亦可在不同領域發展。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