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 Next

《香港國安法》實施近三年,教育局為豐富學生對國情及國家安全的理解,早前編寫「國家安全教育暑期自學教材」提供六十二道選擇題,鼓勵學生在暑期每日做一題。本刊以網上及實體問卷形式,邀請逾五十名中學、大專或以上學歷人士在暑假前一口氣率先試做所有題目。

結果顯示,五十多名完成六十二題的受訪者中,最厲害的答對五十五題,最差的只答對十一題,但只有兩人答對一半或以上,佔整體不足百分之四;最多人答對二十一題,其次為二十八至二十九題,整體中位數為答對二十三題。

本刊以網上及實體問卷形式,邀請逾五十名中學、大專或以上學歷人士暑假前一口氣率先試做所有題目。
本刊以網上及實體問卷形式,邀請逾五十名中學、大專或以上學歷人士暑假前一口氣率先試做所有題目。

考起最多人的題目是與港人常關注的颱風有關,題目問:「一九七一年八月十六日,強烈颱風(  )吹襲香港,對維多利亞港內的船隻造成嚴重破壞,來往香港和澳門的客輪「佛山號」不幸被吹翻沉沒。」最多人答錯「溫黛」,只有三人答對「露絲」。

其次涉及內地城市題目, 包括:「一九八五年八月十五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在(  )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大部分人選錯「廣州」,只有六人選對「北京」;「第二十九屆夏季奧運會在中國首都北京開幕,哪些城市曾協辦比賽項目?」正確答案要選齊「香港」、「上海」及「青島」,但大部分人選錯「西安」。

最多人答對的也是與香港主權相關題目, 其中「一八四二年七月二十七日, 英國艦隊駛抵南京江面。至英陸軍攻陷鎮江後,清軍已無力再戰,簽下不平等的(  )。」就有逾半人答對是《中英南京條約》。

有高中同學認為題目涉及歷史範疇太廣泛令答題有困難;初中同學直言感到題目艱深,他們均不滿自己表現,但認為教材有助了解中國及香港的發展。另有受訪者表示,現時高中取代通識科的「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也涉及相關知識。

立法會議員梁美芬及吳秋北上周公開促請有關當局要更積極推動國民教育。
立法會議員梁美芬及吳秋北上周公開促請有關當局要更積極推動國民教育。

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轄下成立「研究推動國民及國安教育小組委員會」,上月就提升青少年普遍對國家及國家觀念的認識提交報告書。委員會主席梁美芬及副主席吳秋北上周公開促請有關當局,要以更積極態度推動國民教育,從學生幼年開始,每個教育階段加入及加強學習國家歷史和中華文化內容。

就今次自學教材設計,梁美芬向本刊說:「用多項選擇題教國民教育,形式類近的選項艱澀難明,令同學感到挫敗、容易討厭這科。」她認為應給學生發揮空間,以較生動活潑的形式作答,使學習過程更開心。吳秋北則認為:「生活化的國安教育,比起以剛性知識教導好,相關教材設計宜簡單易明,結合實際或真實生活例子,讓學生容易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