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 Next

由東京奧運撐著拐杖返港,到今年初兩奪世界盃銅牌,一年半經歷,正是「跳馬王子」石偉雄近10年黃金期縮影,31歲的他這樣形容:「好刺激、好精彩、像坐過山車,一是上天,一是落地,無中間。」人生順逆無從控制,世事多變,教曉石仔自如地面對未來。

本報記者攝
本報記者攝
石仔指體操生涯如坐過山車。 本報記者攝
石仔指體操生涯如坐過山車。 本報記者攝
石仔笑對順逆。 本報記者攝
石仔笑對順逆。 本報記者攝
受訪者圖片
受訪者圖片
石仔2月德國站銅牌。 受訪者圖片
石仔2月德國站銅牌。 受訪者圖片
石偉雄2023年3月阿塞拜疆世界盃銅牌。 受訪者圖片
石偉雄2023年3月阿塞拜疆世界盃銅牌。 受訪者圖片
本報記者攝
本報記者攝
石仔與世界盃獎牌。本報記者攝
石仔與世界盃獎牌。本報記者攝
裁判袁家強(左2)認為石仔年齡不是問題。 受訪者圖片
裁判袁家強(左2)認為石仔年齡不是問題。 受訪者圖片
奧運裁判袁家強與石仔。 受訪者圖片
奧運裁判袁家強與石仔。 受訪者圖片
吳翹充一家在亞錦賽。 受訪者圖片
吳翹充一家在亞錦賽。 受訪者圖片
阿充亞錦賽回港後跟隊友合照。 受訪者圖片
阿充亞錦賽回港後跟隊友合照。 受訪者圖片
吳翹充打算戰罷亞運後收山。 受訪者圖片
吳翹充打算戰罷亞運後收山。 受訪者圖片

 

訪問那天,約石仔到金鐘海旁看巨型黃鴨,怎知遇上傾盆大雨。巨鴨10年前到港時,石仔也跟朋友到尖沙嘴趁熱鬧,一晃眼10年,不變是他對體操的堅持。

「你問我為何堅持,因為『想』。」這10年黃金期,石仔曾經歷2屆奧運、4次世錦賽決賽、2個亞運金牌、2個世界盃挑戰賽金牌、2個世界盃銅牌、1個亞錦賽金牌,前無古人;可惜期間3次受傷,試過因右膊傷失落里奧資格、東奧斷了腳腕韌帶,伴隨而來是兩邊膕繩撕裂,2022全年「痛住跳」:「我忍得痛,但雙腳完全發不到力,一踩地就腳軟。」

此刻的他,仍未100%康復,但仍然「想」繼續跳。手上拿著今年初兩站世界盃銅牌,石仔憑難度分6.0的「李世光跳」及5.6的「德古跳」獲獎,問他是否來得合時?9月杭州亞運及比利時世錦賽前夕,石仔說:「我覺得是上天補回去年沒拿到的獎牌給我。」事緣去年2月德國站世界盃,石仔以第3名入決賽,可惜決賽當天確診新冠肺炎。

「今年2月(同一站)的德國世界盃跟世錦賽分別不大,勁的對手都在,若再熟練『李世光跳』,獎牌自然來。」這刻問石仔最「想」要甚麼,他直言不諱:「奧運,所有運動員都想要,我不例外。」


奧運裁判袁家強:年齡不是問題

年齡,一向被認為是運動員天敵,然而,奧運體操裁判袁家強認為技術早已定型的31歲石偉雄來說,年齡不是問題。

身兼台灣大學體操隊教練的袁家強,坦言石仔的優勢,是他的跳馬基礎早於青少年時期在廣州體育學院紥根,加上港隊烏克蘭籍教練塞治不時參照前蘇聯優秀教練的教學方法,令石仔能駕馭世上最難的「李世光跳」(笠松轉體270度後空翻兩周)。

現時只有寥寥數人敢用「李世光跳」,包括菲律賓的Carlos Yulo憑「李世光跳2」奪22世錦賽銀牌。家強分析說:「只要石仔克服傷病,把『李世光跳』(難度分6.0分)及『德古跳』(5.6分)做好,在任何比賽拿獎牌都不成問題。」
 
石仔體操路上3件「刻骨銘心」事

9歲入港隊受訓、13歲代表香港比賽、20歲開始拼搏,相比「得」,石仔經歷的「失」更刻骨銘心,令他更硬淨。

一)2012年倫敦奧運(20歲):以「全能賽」為香港取得歷來第一個奧運席位,可惜預賽成績強差人意,最好的跳馬僅得第13名。
得著:「那年過於自大,自覺有能力奪牌,怎知反效果,這失敗令我不甘心離開。」

二)2016年失里約奧運入場券(23歲):2016年4月里奧資格賽,全程忍住右肩筋腱斷開的傷痛,最終全能賽第55名。
得著:「輸了奧運資格,我學識接受,盡了最大努力就問心無愧。」

三)2021年東京奧運(29歲):在預賽第二跳「李世光跳2」落地時沒站穩,斷了腳腕兩條韌帶,最終第12名不入決賽,兩個月後的日本世錦賽只完成一跳。
得著:「如果不嘗試(指世錦),連堅持這兩個字都不用講。」

吊環王子戰罷亞運收山

「吊環王子」吳翹充7、8歲起和石仔在體操隊打滾,一直與傷患搏鬥。這位上月奪得新加坡亞錦賽銅牌的選手,已計畫以杭州亞運獎牌告別11年全職生涯。

阿充體操路上傷痕纍纍,最近一宗是2021年初斷了左膊二頭肌,即時接受手術。31歲的阿充說受傷後已有退役念頭:「畢竟已不年輕,後來亞運因疫延期,傷亦慢慢復元,我亦想女兒再看我比賽。」阿充2021年結婚,女兒11個月大,上月亦隨行到新加坡。5年前他在亞運得「梗頸四」,阿充說女兒可減輕自己比賽壓力,亞運也會同行支持爸爸。


記者/攝影:徐嘉華
部份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