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運動,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自2001年起統籌及資助推動「學校體育推廣計劃」,歷年來得到各學校的踴躍參與及支持。「2023學校體育推廣計劃頒獎典禮暨嘉年華」已於7月7日於中山紀念公園體育館舉行,以表揚和肯定學校和師生在過去學年積極推動校內體育發展和付出的努力。活動吸引約九百名師生及家長參與,場面熱鬧。
香港經歷過去三年抗疫後,更多體育活動隨社會復常相繼舉辦,上周五康文署亦復辦「學校體育推廣計劃頒獎典禮暨嘉年華」。通過獎勵計劃,為學生提供共同運動的平台,培養及建立學生運動習慣及提升校園運動的凝聚力,藉着運動鍛鍊帶來身心健康的生活。
主辦方邀得學生體育活動統籌小組委員會召集人容樹恒教授、副召集人薛慧萍教授、衞生署健康促進處主任梁耀康醫生、教育局總課程發展主任(體育)王慶宜、康文署助理署長(康樂事務)孔得泉擔任主禮嘉賓。活動當日共頒發六個獎項,包括「sportEXCEL運動卓越獎」、「sportACT活力校園獎」、「2022/23學校積極參與獎」、「我智FIT」健體計劃 -「學校積極參與大獎」及「學生傑出表現大獎」及「動起來.運動計劃」-「學校積極參與大獎(特殊學校)」及「學生傑出表現大獎(特殊學校)」,予得獎學校及學生,以表揚其積極參與體育運動。
盼學生養成終身運動習慣
容樹恒教授在典禮上致辭時指出,隨着社會發展,體育活動在各領域發揮更重要的作用。社區體育事務委員會在6月公布「全港社區體質調查」的結果,顯示各年齡層大部分體質參數較十年前同類測試的結果有所改進,反映市民對健康日益關注;但兒童的肌耐力及青少年的肌肉力量比過往數據為差,可見有增強學生體質的需要。為配合政府推動《邁向2025香港非傳染病防控策略及行動計劃》,「學校體育推廣計劃」旨在提升兒童和青少年的運動量,以達至世界衞生組織建議5至17歲的兒童和青少年每星期平均每天進行至少60分鐘中等至劇烈強度的體能活動。他期望透過計劃推廣校園體育文化,鼓勵學生養成運動的生活習慣,提高學生的體育水平和發掘有運動潛質的學生作進一步的培訓。
帶出健康生活信息
透過「學校體育推廣計劃」,康文署向學校提供多方面的支援,包括針對學生、家長及老師提供與體育行政及籌辦活動有關的課程,有更大空間拓展學生運動的規模;並透過學校舉辦有關運動及身心健康知識的講座,讓學生吸收到更多專業知識,以及了解運動對身心的益處。同時,近年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引入很多青少年熱愛的城市運動項目,「學校體育推廣計劃」亦有包括這些項目在內,以吸引更多學生參與。
運動帶來嶄新體驗
為進一步提升年輕一代對運動的認識和興趣,各體育總會在是次嘉年華會上推廣五項「城市運動」,包括三人籃球、五人足球、運動攀登、滑板及霹靂舞;另設有單車、飛盤、棍網球、室內賽艇、地板曲棍球、保齡球等多項同樂活動,既可透過運動鍛鍊心肺功能,部分更加入有競技元素,讓同學們一同體驗運動競技的樂趣,對學生來說刺激之餘亦富有新鮮感。最重要的是,各項運動適合不同的年齡群組,同學可在指導下認識各種不同的運動及掌握相關運動知識,從中發掘個人對運動的興趣。
「學校體育推廣計劃」話你知
「學校體育推廣計劃」自2001年起舉辦,在配合學校日常運作下,讓全港中、小學及特殊學校的學生在課餘時間可參與多元化的體育活動,強化學生運動氛圍,培養恆常運動的健康生活模式。計劃共涵蓋50項運動,並附有七個附屬計劃,即運動教育計劃、簡易運動計劃、外展教練計劃、聯校專項訓練計劃、運動章別獎勵計劃、運動獎勵計劃及運動領袖計劃,培養學生多元化的體育發展。
(資料由客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