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住宅部行政總裁(港澳)布少明表示,年初樓市的確因為「通關」而乍現旺市,一度「額量齊升」,但是踏入次季後反彈力道明顯減弱,樓價近期更持續回軟,無論新盤及二手的成交金額及宗數皆遜於預期。縱觀今年首7個月本港樓市的表現,固然比不上2021年的大旺市,甚至遜於2020年疫情期間,僅略優於去年同期樓市「冰封」時,實屬始料不及,反映加息及經濟復甦緩慢等因素的壓力下,樓市欠缺持續上升的動力。

現時內地為支持經濟,在樓市管控方面亦有拆牆鬆綁之勢,惟暫時未見特區政府跟隨中央政策為港樓鬆綁,如情況持續,樓市表現將繼續偏軟,因而調低全年的住宅物業成交量、成交金額及樓價升幅預測,料全年樓價僅升約5%,亦即是今年的樓價高峰期或已於上半年出現。

布少明表示,樓市復甦遜預期,近期價量更出現「急轉彎」式回軟。首4個月樓價升約6.3%,惟自5月起樓價掉頭回落,至今(截至8月7日)累跌2.36%,2023年迄今升幅已經收窄至3.8%。縱觀首7個月整體住宅物業的表現,無論價量、一手及二手皆是差強人意。成交方面,期內新盤成交量僅錄約6,843宗,創十年同期次低紀錄,僅較2022年樓市「冰封期」升約2成,卻較2020年及2021年同期分別低約12%及約27%。二手亦不遑多讓,預計首7個月成交量僅錄24,400宗,創近十年同期第三低紀錄,僅高於2016年及2022年同期,較2020年及2021年同期更分別減少約13%及約4成。

布少明認為,現時正是「撤辣」的最佳時機,以目前的政經環境,樓價難大升。相反,若樓市復甦,可帶動經濟發展,因為樓市交投暢旺,利好的不止本港的地產業,更可令銀行、律師樓、裝修、運輸、甚至資產管理等行業受惠。建議政府,立即順應時勢「減辣」,甚至撤辣,以振經濟救樓市,具體建議,包括同步放寬壓測助市民換樓、寬免外地人來港首次置業需付3成辣稅,減低他們來港置業的成本,可以買樓「落成生根」而無需「捱貴租」、免除15%新住宅印花稅,為市民換樓開方便之門。

此外,已有物業的業主購買多一個單位作長線出租投資,同對可免除15%新住宅印花稅,此舉將增加市場租盤供應,有助舒緩租金升勢放緩,令專才來港租樓,減少「捱貴租」的壓力;最後取消額外印花稅SSD,或可將年期及稅率回復至「加強版」前,即買入住宅單位後頭半年內出售的稅率為15%;在6個月以上至12個月之間轉售,稅率為10%;在12個月以上至24個月之間轉售,稅率為5%。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