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 Next

日本政府昨(22)日宣布定於24日開始將核廢水排入海洋,引發了周邊國家乃至全球對於人體健康以及生態環境等問題的擔憂。此外,日本核廢水排放計劃將持續30-40年,在此期間是否會出現放射性物質聚集問題也尚未得到確認。清華大學研究團隊模擬日本核廢水排海擴散過程,得出結果是240天到達中國沿海,1200天後覆蓋北太平洋。

早在2021年,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海洋工程研究院張建民院士、胡振中副教授團隊從宏觀和微觀兩種不同的角度分別建立了海洋尺度下放射性物質的擴散模型,並實現了福島核廢水排放計劃的長期模擬。其中,宏觀模擬結果表明,核廢水在排放後240天就會到達中國沿岸海域,1200天後將到達北美沿岸並覆蓋幾乎整個北太平洋。

相關新聞:
福島核廢水確定周四起排海 外交部副部長召見日駐華大使提嚴正交涉

氚的宏觀擴散模擬結果。
氚的宏觀擴散模擬結果。

隨後,污染物一邊在赤道洋流的作用下沿著美洲海岸向南太平洋快速擴散,另一邊通過澳洲北部海域向印度洋轉移。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污染物的排放位置是在福島附近,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污染物高濃度區域將沿著35°N線附近向東延伸,從開始的東亞附近海域擴散到北美附近海域。從模擬圖可見,在第2400天時,中國東南沿岸海域主要呈現濃度較低的淺粉色,而北美西側海域已經基本被濃度較高的紅色覆蓋。

三個沿海城市及它們附近的污染物濃度變化。
三個沿海城市及它們附近的污染物濃度變化。

研究人員進一步選取了日本宮崎、中國上海和美國聖地牙哥這三個沿海城市進行對比,從污染物濃度變化曲線圖中可以發現,在第4000天時聖地牙哥附近的污染物濃度大約為0.01個單位,這一數值已經是宮崎的三倍左右、上海的40倍左右。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是日本附近強烈的洋流作用,福島處於日本暖流(向北)和千島寒流(向南)交匯的地方,所以大部分污染物不會沿著陸地邊緣向南北方向遷移,而是隨著北太平洋暖流向東擴散。這一結果也意味著,在核廢水排放的早期,應主要考慮它對亞洲沿岸的影響。但在後期,由於北美沿岸海域的污染物濃度將持續高於大部分東亞沿岸海域,需要重點關注北美沿岸海域的受影響情況。

氚的微觀擴散模擬結果。
氚的微觀擴散模擬結果。

除宏觀擴散外,研究人員還從微觀角度進行了氚的擴散模擬。與宏觀擴散分析注重污染物的整體分佈不同,微觀擴散分析更加關注污染物個體的行為,也因此它能夠支持污染物的擴散路徑分析。例如,對模擬結果中到達沿岸海域的某三個污染物微粒,以400天為取樣間隔,得到它們的運動軌跡。基於這些運動軌跡,可以知道美洲沿岸海域的污染物主要通過橫跨太平洋到達。

部分污染微粒的運動軌跡。
部分污染微粒的運動軌跡。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日本的排放計劃,一單位氚污染物的濃度大約對應0.29Bq/m3,相比於氚在海洋中的背景濃度來說不算大。然而,這項研究對於污染物長期擴散的預測、核廢水排放計劃的合理應對以及後續放射性物質濃度的監測仍具有重要意義。在該研究的基礎上,還需要通過進一步試驗來探究生態環境對於放射性物質的敏感性,確定放射性物質濃度增加對於海洋生態環境和人類生活環境的影響程度,從而最終判斷排放核廢水這一行為對於整個海洋和人類的影響。

相關成果以《福島核事故處理水的排放——宏觀與微觀模擬》(Discharge of treated Fukushima nuclear accident contaminated water: macroscopic and microscopic simulations)為題發表在《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期刊上。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