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 Next

香港與內地經濟緊密連結,並藉地利之優勢及國家政策扶持中把握發展機遇。自中央公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網要》以來,大灣區各地在金融、科技等先進領域攜手共進,取得驕人成績。由星島新聞集團舉辦的「中國宏觀經濟暨大灣區融合論壇2023」今日(4日)於君悅酒店舉行。

中美綠色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長、前國家發改委財政金融司司長徐林表示,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結構性減速壓力,政府應進一步推進市場化改革及制度性開放,助推經濟增長。

徐林表示,中國的快速人口老齡化、儲蓄率持續下降、全要素生產率增速下降,地緣政治複雜導致的外部環境惡化及三年疫情導致的一些變化令中國經濟面臨壓力。

至於如何為經濟注入動力,徐林稱,當局可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推進市場化改革和制度性開放,並促進創新創業,不斷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和全要素生產率。他解釋指,如此一來中國供給的結構和需求的結構將在變動的動態過程中更緊密有效地相互協調,強調相關因素是推動經濟增長的根本動力。 

內需方面,徐林認為,提高消費比重、促進有效投資較重要,因有效投資可減少債務累積帶來的一些問題,例如產能過剩。 他進一步指,中國經濟的綠色低碳轉型是推動有效投資的重要方向,可促進中國實現「雙碳」目標,且可為未來經濟增長注入新動力,實現中國經濟社會的根本性轉型。他稱目前中國在新能源技術領域處全球領先地位,且相關投資回報在財務上具吸引力。他還稱,目前中國新能源領域產能約50至60%出口到歐美地區,但隨著地緣政治進一步複雜化,西方國家或會利用產業鏈去風險作為理由減少對中國新能源產品的進口。所以當局有必要擴大相關投資,減少對海外能源依賴、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徐林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在中國綠色低碳轉型的過程中應扮演先行區和樣板角色,而香港應在綠色金融、可持續金融或轉型金融,包括碳金融、碳交易發揮獨特優勢,推出不同的創新產品以促進國家綠色轉型。他相信隨著中國經濟的進一步綠色低碳化,粵港澳大灣區特別是香港一定會在相關過程中發揮獨特且可持續的作用。

相關文章:

盧家培:助力灣區優勢拓展「一帶一路」實現共享共贏

朱海斌:重塑香港國際金融定位融入國家大局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