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籃球圈有人歡喜有人愁,說的是上周於籃球世界盃取得3勝,確定取得巴黎奧運資格的日本男籃,以及早前因亞運籃球賽程更改,無端被取消出戰資格賽的香港男籃。
從今年3月的世界棒球經典賽(WBC)開始,到後來的男排國家聯賽(VNL)、女足世界盃、男籃世界盃,日本代表隊的表現每次都像動漫情節般熱血,永不放棄、堅守信念、冷靜尋找敵人破綻突破,不少比賽是上半場看得「唉唉聲」,後半段卻看到「哇哇聲」,讓人既敬佩又回味。就像日本男籃出戰世界盃,戰勝芬蘭、委內瑞拉與佛德角,以3場勝仗成為亞洲戰績最佳球隊,相隔48年終於「靠自己」取得奧運資格,反勝芬蘭與委內瑞拉的比賽更讓人看到河村勇輝、富樫勇樹、比江島慎、鶴健臣(Hawkinson)與現役NBA球員、日本男籃精神領袖渡邊雄太等人,比動漫橋段更熱血的反勝情節,向世界證明日本的實力。
熱血賽事的背後,是日本政府與體育總會長期而有系統地札根青訓與按部就班強化隊伍的結果,從青少年時期已逐步擴大各項運動人口,自然更易找到優秀人才精心培訓,加上不斷輸送球員旅外學法,配合實而不華的教練度身制訂合適戰術,自然逐步提升水平。反觀香港籃總,連亞運賽程改動,球隊被取消出戰資格也只是匆匆交代,對如何推動香港籃球發展亦從未見長遠而有系統的具體規劃,即使有再多的資助也只能看着本地水平與世界差距越來越遠,失落的可能不止是亞運資格,更是香港數代籃球員與本土籃球的未來。何子善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