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讀書,曾經有過飛黃騰達的想法,深信知識能夠改變命運。那時家里400多呎住了6個人,改變生活的信念是支撐夜里讀書時光的精神力量。後來從大學再到研究院畢業,當初的信念或多或少成真了,但教學的時間越長,面對的學生越多,才對讀書是為了甚麼有更真切的了解。
飛黃騰達,說的也許是很多年前的香港故事。那個還不是人人擁有大學學位的舊時代,一紙證書的確能夠令人平步青雲。多年後的今天,不但大學普及了,物價上漲、人才氾濫、各類知識技能更專門更成熟,剛畢業的同學進入社會,學會求存已然不易,更別說白手興家了。
難,但不是不可能。只是,創業成功,是否就是讀書的價值?金錢是可見的外在條件,但除此之外,讀書,再仔細來說,學好中文,當中的價值卻又比飛黃騰達更為重要。
語言的無可代替,在於與生活息息相關。一個語文造詣高的人有所修養,出口成文,對於聽者而言是享受、是魅力的彰顯、是心靈的滋養。機械化的考試不能成就一個人的素養修為,但在準備應試的過程中,通過讀書學習、培養興趣,就能改變一個人的內在修養,讓其懂得思考,同時練就靈魂厚度,對生命、世界有所反思。
所以,讀《孤獨的理由》除了要訓練答題思維、技巧,盡量攫取試卷上的分數外,我更希望同學能在文章中明白和理解關於人生孤獨的想法。
這是中文,也是文學的價值。所以,在課上教到「如履薄冰」一詞,時間倉卒之下我多番壓抑,還是會抓緊機會說起那些典故。說起《詩經》、說起《關雎》,說起《詩經.小雅》的「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出處,說起很多的文化典故。這是中國數千年的文化底蘊,豐厚、沉實、有跡可尋而且歷歷在目。我們的語言都是其來有自,都是日常生活提煉出來的精粹。
只有語言,能夠真切打動人心,別忘了那些奮力掙扎的時光里,一句句窩心的說話、警醒的雋語,都是我們一路走來的力量。所以說,學好中文,是人生最不講求回報,卻又回報最大的一件事。電郵:[email protected]
林溢欣
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哲學碩士,中文科補習名師。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3年9月20日教育版專欄「校長有情」。
延伸閱讀: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