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時的癌症化療往往會殃及周邊的正常細胞,帶來連串不良反應。香港城市大學領導的研究團隊,最近研發出由超聲波激活的「聲敏化療」(sono-sensitised chemotherapy,SSCT),不但提升化療用藥的定位準確度,其穿透組織的能力更達到以厘米級計算的深度,有助治療位於更深層的腫瘤,並減少因治療所引致的副作用。
帶領研究的城大化學系教授朱光宇表示,現時以光激活的癌症化療,可通過針對性的定點治療,成功提升化療效果及減少不良反應。不過,這種非入侵療法的穿透組織能力較弱,再加上光有較高的散射特質,以致未能配合深層腫瘤治療的需要。
為了克服上述困難,由朱光宇與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副教授王立代共同領導的研究團隊,最近研發了一項名為「聲敏化療」的新技術,開發了可由超聲波激活的新型抗癌前藥(即在體內被激活後才發揮藥效的化合物)「cyaninplatin」,並為此項新型療法度身訂造了一套聚焦式的超聲波系統(focused ultrasound system,FUS)。
一厘米組織下 癌細胞存活率減少51%
研究團隊的實驗發現,經超聲波激活的cyaninplatin可有效引發癌細胞氧化,導致線粒體DNA受損和細胞死亡。研究團隊結合特製的聚焦式超聲波系統,能令由超聲波激活cyaninplatin的抗癌化療,成功在一厘米的組織覆蓋下,把癌細胞存活率減少51%,而在兩厘米組織下,仍可把癌細胞存活率減少33%。
王立代指出,新系統可控制超聲波聚焦在特定的8毫米範圍內,因此能將高聚焦的超聲波能量集中在極微小的範圍,並激活相應的抗癌前藥,從而提供一種有效、又能減少副作用的治療方案。
同時,新研發的抗癌前藥具螢光特性,使它可充當「多重成像造影劑」(multi-imaging contrast agent),能夠以半立體方式重塑可視化的腫瘤影像,為化療提供更準確的參考指引,以便在腫瘤上確認超聲波的聚焦定位和監察所需的藥物累積時間。
上述研究結果已於科學期刊《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上發表,題為〈An Ultrasound-Activatable Platinum Prodrug for Sono-Sensitized Chemotherapy〉。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為城大化學系博士生劉功遠和之前於生物醫學工程學系任博士後的張雅超。通訊作者是朱光宇和王立代。研究獲香港研究資助局、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及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資助進行。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