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管理局最新資料顯示,截至今年7月底的過去12個月,全職醫生流失率為6.9%,較今年4月底的7.1%稍為回落。早前醫管局曾到英國、澳洲等地進行招聘,截至上月底,共有71名非本地培訓醫生,透過特別註冊計劃或有限度註冊計劃在醫管局工作。有從英國回流的非本地培訓醫生表示,希望有更多時間與香港家人相處,香港低稅制及較吸引的薪酬福利都是回流的主要原因。

秦𦘦斈經有限度註冊計劃於新界西聯網眼科任職,他15歲離港,2020年畢業於英國基爾大學内外全科,已完成兩年實習。他指,今年4月參加醫管局在倫敦舉行的招聘活動,服務港人是他志願,加上過去數年受疫情影響,不能與家人見面,渴望回港與他們相處。此外,香港低稅制,公院醫生薪酬福利較好,都令他有更大意欲回流。

正攻讀工商管理學碩士的秦𦘦斈,已同時擁有解剖科學及公共衞生學碩士學位,他的公共衞生學碩士畢業論文正是研究香港醫生短缺,過程中也深深體會到醫管局面對的困難及挑戰。他提到,香港人口多,醫生比例或相對較低,加上香港有私人執業市場,導致問題出現。此外,他憶述在實習第二年受一位臨床醫生啓蒙,意識到醫生充其量只能幫助接觸到的病人,要幫助更多病人,須有完善醫療系統,冀運用他在英國的經驗及知識,對香港醫療系統作出貢獻。

秦𦘦斈認爲兩地工作分別主要是語言。他稱,英國醫學院以英文教學,與病人溝通都用英文,而香港主要用廣東話,在他工作的新界西聯網,有時也會用普通話。他指,自己能流暢運用這兩種語言,適應上沒太大問題。

他續指,最初亦需時適應醫學用詞及醫管局CMS系統,英國即使同一區,不同醫院系統有別,但香港所有公營醫療機構都用CMS系統,這系統容易操作,可獲取所有病人資訊及病歷,醫護及病人都能受惠。

秦𦘦斈亦說,入職前趁有空檔,加上醫管局配合,曾在眼科中心做了兩星期工作實習,認識部門運作及新同事,故當他正式上班時,能迅速融入。此外,儘管香港工作較英國忙碌,但從專科訓練角度,是纍積實戰經驗的好機會。

馮譪妍經特別註冊計劃在新界西聯網家庭醫學專科工作。她2011年參與最後一屆會考後到英國留學,2017年畢業於英國碧仙桃大學內外全科,已在英國完成2年實習,曾於內科、外科、急症科、紓緩治療科等工作。她表示,回流主因是希望與家人有更多相處時間,而香港薪酬福利較英國好,提供的訓練機會也有助她個人發展。

至於兩地工作性質,她提到在英國時主要在醫院工作,現在傾向於服務社區層面,難以直接比較,總括而言香港需處理的個案較英國多,工時較長,但對她而言並非大問題,現在已經上手。她續稱,自己興趣較廣,家庭醫學專科可讓她接觸到不同背景病人,能滿足其職業志向。

記者  蕭博禧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