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 Next

各位同學有沒有思考過「蘋果」為甚麼能夠代表蘋果呢?語言是我們每日使用的工具,目的是與人交換自己的想法,大家對它又有多少理解呢?今次想介紹一下二十世紀奧地利天才哲學家維根斯坦的「語言哲學」,看看「語言」和「現實世界」到底有甚麼關係,帶領大家從根本上重新審視「語言」的觀念。

路德維希.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 1889年-1951年)

路德維希‧維根斯坦,德語:Ludwig Josef Johann Wittgenstein(維基百科圖片)
路德維希‧維根斯坦,德語:Ludwig Josef Johann Wittgenstein(維基百科圖片)
高中畢業時的維根斯坦(維基百科圖片)
高中畢業時的維根斯坦(維基百科圖片)
嬰兒時的路德維希·維根斯坦,1890年(維基百科圖片)
嬰兒時的路德維希·維根斯坦,1890年(維基百科圖片)
路德維希·維根斯坦的父親卡爾·維根斯坦,他曾是歐洲最富有的人之一。(維基百科圖片)
路德維希·維根斯坦的父親卡爾·維根斯坦,他曾是歐洲最富有的人之一。(維基百科圖片)
維根斯坦兄弟姐妹們,左起:海倫(1879-1956)、保羅(1887-1961)、赫敏(1874-1950)、路德維希(1889-1951)和瑪格麗特 (1882-1958)(維基百科圖片)
維根斯坦兄弟姐妹們,左起:海倫(1879-1956)、保羅(1887-1961)、赫敏(1874-1950)、路德維希(1889-1951)和瑪格麗特 (1882-1958)(維基百科圖片)
1917年夏天,維根斯坦(最右側)和家人在維也納。(維基百科圖片)
1917年夏天,維根斯坦(最右側)和家人在維也納。(維基百科圖片)

「對於不可說的東西我們必須保持沉默。」

「語言」雖然常用,卻是個複雜的問題,現在我們先從維根斯坦最初為甚麼研究「語言」開始說起。首先,大家不妨猜猜上面維根斯坦所講「不可說的東西」到底是甚麼呢?此處,「不可說的東西」的意思並非「禁忌」或「容易得罪人的說話」,而是指那些超出我們能夠說得清楚的命題,例如「上帝是否存在」、「靈魂是否存在」等等傳統形上學的哲學問題。
維根斯坦認為過往很多哲學家都走錯了方向,例如蘇格拉底、柏拉圖等人苦心追求世界的真理和本質,最終仍然無法得到答案,原因全在於他們搞錯了「語言」與現實的關係。情況就好像兩個人看完電影後,爭論電影中的開放式結局最終應該往哪個方向發展,因為任何一種說法都是「非真亦非假」,無法得到答案,所以是「無意義」的命題。不過,維根斯坦所說的「無意義」並非全盤否定這類問題的存在,他舉過一個類似香港「人口普查」的比喻,例如當調查員要記錄各位居民的職業時,「沒有職業」這項數據也具有統計上的意義,而「形上學」這類「沒有答案」的問題也如比喻一樣具有存在的意義。
在這個起點之後,維根斯坦開始對「語言」產生懷疑,並著手研究「語言」與現實世界的關係,也就是本文開首請大家思考的一個問題「『蘋果』為甚麼能夠代表蘋果呢?」

《理想國》始於蘇格拉底與友人的閒談
《理想國》始於蘇格拉底與友人的閒談
《理想國》是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代表作,蘇格拉底為其師。蘇格拉底、柏拉圖和其學生亞里斯多德被並稱為希臘三賢。
《理想國》是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代表作,蘇格拉底為其師。蘇格拉底、柏拉圖和其學生亞里斯多德被並稱為希臘三賢。

早期的語言圖像理論

對此,維根斯坦早期與晚期有截然不同的想法,他早期曾經讀到一本雜誌,內容講述巴黎法庭審理一宗交通意外時,用玩具模型模擬車禍現場,這啟發了他認為「語言」其實是對應現實世界的模型。「語言」與現實共享了同一套邏輯結構,例如當我們說「我今天讀了一篇文章」,「讀了……」的邏輯正正對應着現實世界中,我們閱讀了一些文字的圖像。更具體地說,早期的維根斯坦在1921年出版的《邏輯哲學論》中構想,說話者透過語言,表達心裏想着的圖像,聆聽者接收語言後,在心裏出現對應的圖像,稱為「語言圖像理論」(Picture theory of language),亦即是當我想着一個紅色的圓球果實,然後說出「蘋果」時,你便會在心裏面出現對應的圖像。

「語言」與現實共享了同一套邏輯結構,例如當我們說「我今天讀了一篇文章」,「讀了……」的邏輯正正對應着現實世界中,我們閱讀了一些文字的圖像。更具體地說,早期的維根斯坦在1921年出版的《邏輯哲學論》中構想,說話者透過語言,表達心裏想着的圖像,聆聽者接收語言後,在心裏出現對應的圖像,稱為「語言圖像理論」(Picture theory of language),亦即是當我想着一個紅色的圓球果實,然後說出「蘋果」時,你便會在心裏面出現對應的圖像。
「語言」與現實共享了同一套邏輯結構,例如當我們說「我今天讀了一篇文章」,「讀了……」的邏輯正正對應着現實世界中,我們閱讀了一些文字的圖像。更具體地說,早期的維根斯坦在1921年出版的《邏輯哲學論》中構想,說話者透過語言,表達心裏想着的圖像,聆聽者接收語言後,在心裏出現對應的圖像,稱為「語言圖像理論」(Picture theory of language),亦即是當我想着一個紅色的圓球果實,然後說出「蘋果」時,你便會在心裏面出現對應的圖像。

雖然,這套說法看似十分符合常識,而且也能解釋我們平日對話時的大多數情況,但是,晚期維根斯坦的思想卻出現一次大轉向,可以說是與早期的他完全相反。

維根斯坦在1921年出版的《邏輯哲學論》(英文: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
維根斯坦在1921年出版的《邏輯哲學論》(英文: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

語言遊戲

中國人不是有句說話「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嗎?若「語言圖像理論」是正確,那麼我們如何解釋同一句說話,發放出不同意思的情況,亦即語言與現實不對應的情況呢?
晚期的維根斯坦一直反覆修改《哲學研究》,至死也未能完成,後人為其出版後,馬上轟動文化界,成為近代最有份量的哲學著作之一。在這本書中,維根斯坦提出一個完全不同的構想來解釋「語言」,推翻了「語言」只是描述現實、對應現實的說法,認為我們不能單單從邏輯去理解「語言」,而必須從一個社群使用語言的方式來理解。

維根斯坦《哲學研究》在1951年維根斯坦去世時已接近完成。(英文: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維根斯坦《哲學研究》在1951年維根斯坦去世時已接近完成。(英文: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他提到一個有關「原始部落」的例子:一群人用石頭建房子,他們用人鏈的方式運送石頭,當前面的人把石頭遞給下一個人時會說:「石頭!」此處的「石頭」並非對應着現實的物件,而是指涉想下一個人「接住石頭」的一個動作。因此,維根斯坦認為「語言」其實是一種由人發明的、自由的工具,它會因應情境,亦即是我們平日說的「上文下理」,創造出多於一種意義。而他把日常生活中不同情境類比成不同的遊戲規則,稱為「語言遊戲」(language games)。正因為「語言」使用的多變,他認為過往很多哲學家雖然使用一樣的「語言」、卻混淆它們在不同情境下代表的意義,由此產生了很多無解的哲學命題。

一群人用石頭建房子,他們用人鏈的方式運送石頭,當前面的人把石頭遞給下一個人時會說:「石頭!」此處的「石頭」並非對應着現實的物件,而是指涉想下一個人「接住石頭」的一個動作。因此,維根斯坦認為「語言」其實是一種由人發明的、自由的工具,它會因應情境,亦即是我們平日說的「上文下理」,創造出多於一種意義。而他把日常生活中不同情境類比成不同的遊戲規則,稱為「語言遊戲」(language games)。正因為「語言」使用的多變,他認為過往很多哲學家雖然使用一樣的「語言」、卻混淆它們在不同情境下代表的意義,由此產生了很多無解的哲學命題。
一群人用石頭建房子,他們用人鏈的方式運送石頭,當前面的人把石頭遞給下一個人時會說:「石頭!」此處的「石頭」並非對應着現實的物件,而是指涉想下一個人「接住石頭」的一個動作。因此,維根斯坦認為「語言」其實是一種由人發明的、自由的工具,它會因應情境,亦即是我們平日說的「上文下理」,創造出多於一種意義。而他把日常生活中不同情境類比成不同的遊戲規則,稱為「語言遊戲」(language games)。正因為「語言」使用的多變,他認為過往很多哲學家雖然使用一樣的「語言」、卻混淆它們在不同情境下代表的意義,由此產生了很多無解的哲學命題。

以上簡略地介紹了維根斯坦早、晚期兩套有關「語言」的理論,但實際上還有更多有趣的問題等待發掘,例如我們如何用語言表達痛覺,我們說「痛」的時候,實際感覺是一樣嗎?有興趣的同學不妨自行尋找更多「語言哲學」的資料吧!

《哲學研究》第二部分,第六節探討的「鴨兔錯覺」(維基百科圖片)
《哲學研究》第二部分,第六節探討的「鴨兔錯覺」(維基百科圖片)

文:盧家彥、星島中學學生報《S-FILE》編輯部;圖:網上圖片
訂閱《星島校園報》連環送學習天書及網上練習,立即瀏覽了解詳情:https://bit.ly/BTSEP2023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