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財務委員會今午(8日)召開會議,審議由明年2月1日起,把綜援標準項目金額和公共福利金計劃津貼金額上調百分之3.3%;以及由明年4月1日起,向所有類別綜援受助人發放多10元,以作都市固體廢物收費津貼,兩個項目分別會為每年帶來22.19億元及1.37億元財政承擔。建議最終獲在席大比數議員支持獲得通過。
議員關注自力更生支援計劃成效 副局長何啟明:助近7700人脫綜援網
工聯會鄧家彪關注社署委託非政府機構,為綜援受助人提供的就業支援服務,即自力更生支援計劃,每年會花多少錢。他亦強調,社會福利署的網頁上有列明績效指標(KPI),如他沒有記錯全部都是未能達標,認為在低失業率下綜援受助人仍然失業,政府是否「使錯錢」,相信未來的檢討會是「大手術」。
勞聯勞工界周小松亦稱,自力更生支援計劃於過去10年,能協助約7,000多人脫離綜援網,認為數字不是太好,關注政府會否進行檢討,為綜援受助人提供更多條件及誘因,助他們盡快重返勞動力市場。
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何啟明表示,拎取失業綜援的數字平穩,約1.7萬至1.8萬左右,但當中是有人加入、有人離開,事實上在2013年1月至今年9月,累計有13.8萬人參加自力更生支援計劃,最後協助2.7萬人重返職場或主流教育,當中包括7,690人是能脫離綜援網。
他續稱,一些建全的綜援受助人失業原因很多,包括深層次行為或家庭問題,故若單以受助人數字,或脫離綜援網的數字作績效指標,不是太合適。他指出,目前自力更生支援計劃中,政府與非政府機構的合約到2025年9月到期,當局會在適時檢討合約,看如何再更好協助綜援失業人士。
另外,民建聯漁農界何俊賢就關注,當局向綜援受助人發放多10元,以作都市固體廢物收費津貼,但環境及生態局的政策原意,只在首半年派發指定垃圾膠袋,但勞福局發放的津貼無終結日,是否兩個政策局不統一,會與政策原意有衝突。
環境保護署助理署長(都市固體廢物收費)胡勁欣解釋,該局首半年派發的指定垃圾膠袋,主要是向「三無大樓」、鄉郊村屋的住戶,原意是他們沒有妥善的大廈管理,而公屋住戶則是長者較多,因此需要更長時間去適應,而經濟基礎不是這個安排的考慮。至於派發10元,她相信有助鼓勵綜援受助人做更多減廢回收。
記者:郭詠欣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