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 Next

聞惡不即就 聞善不急親

善惡還須辨真偽

明刻本《菜根譚.前集》第206條曰:「聞惡不可就惡,恐為讒①夫泄怒;聞善不可急親,恐引奸人進身。」全句大意是,聽到評論別人犯過錯的惡言,不要馬上感到厭惡,必須經過自己的冷靜觀察,判斷傳話者是否有誣陷泄憤的意圖;聽到別人有善舉的善言,也不要立刻親近信任,同樣要經過自己的全面觀察,避免引進有不軌企圖的奸人。

聞惡不可就惡,恐為讒①夫泄怒;聞善不可急親,恐引奸人進身。
聞惡不可就惡,恐為讒①夫泄怒;聞善不可急親,恐引奸人進身。
聽到評論別人犯過錯的惡言,不要馬上感到厭惡,必須經過自己的冷靜觀察,判斷傳話者是否有誣陷泄憤的意圖;
聽到評論別人犯過錯的惡言,不要馬上感到厭惡,必須經過自己的冷靜觀察,判斷傳話者是否有誣陷泄憤的意圖;
聽到別人有善舉的善言,也不要立刻親近信任,同樣要經過自己的全面觀察,避免引進有不軌企圖的奸人。
聽到別人有善舉的善言,也不要立刻親近信任,同樣要經過自己的全面觀察,避免引進有不軌企圖的奸人。

這一點,英國著名作家莎士比亞創作的悲劇名著《李爾王》,正好給予大家反思的空間。《李爾王》是莎士比亞大約在1606年寫成的戲劇,內容改編自英國發生在8世紀左右的一個古老傳說。

莎翁名著論真情

故事講述古代不列顛國王李爾年老體衰,決定將政務與權力交給自己三個女兒;他將國土分為三份,表示要將最大那份分給最愛自己的女兒。於是,長女和次女紛紛獻媚,用甜言蜜語哄騙②父親,聲稱自己愛他勝於世上一切。唯獨幼女不願阿諛奉承,她認為愛無法通過言辭表達,只肯說出老實話:「我對你的愛只是出於我的本份,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寇蒂莉亞與李爾王」,約翰·吉爾伯特1873年繪(維基百科圖片)
「寇蒂莉亞與李爾王」,約翰·吉爾伯特1873年繪(維基百科圖片)

結果,國王李爾怒斥幼女不孝,將她逐出王國,遠嫁法國,並將自己國土平分給另外兩個女兒。可是,得到一切的兩個女兒卻過橋抽板③,聯合勾結將老父趕出王國。憤怒、羞愧的李爾王氣得發瘋,只得流落荒郊,飽受暴風雨侵襲。

「李爾王:寇蒂莉亞的訣別,艾德文·阿貝繪(維基百科圖片)
「李爾王:寇蒂莉亞的訣別,艾德文·阿貝繪(維基百科圖片)

幼女聽聞老父遭到姊姊欺凌,便與夫婿法蘭西王子領軍回國,欲幫父親討回公道,奪回江山。最終,英法兩軍相遇,英軍獲勝,李爾王和幼女兵敗被俘。李爾王眼睜睜地看着心愛的幼女被處死,抱着其屍體在悲憤中憂傷而終。

李爾王慟哭考狄利婭之死,詹姆斯·拜利1786年至1788年畫(維基百科圖片)
李爾王慟哭考狄利婭之死,詹姆斯·拜利1786年至1788年畫(維基百科圖片)

延伸閱讀:讀《菜根譚》交友不宜刻失人和 濫招惡友 | 國學經典

古今哲理永續

1985年,日本著名導演黑澤明製作了電影作品《亂》,將莎士比亞的《李爾王》加以改編,將三個女兒改為三個兒子,故事主題也不再是「忠言逆耳」的教訓,而是人類不能和平相處,總有人要刻意挑起紛爭的劣根性。

日本著名導演黑澤明電影作品《亂》(維基百科圖片)
日本著名導演黑澤明電影作品《亂》(維基百科圖片)

無論如何,人性總有不同的軟弱面,像李爾王那樣,聞善言則喜,聽到惡言則怒,結果便會自招惡果,悲劇收場。《論語.子路》載孔子回答子貢說,無論所有鄉人都說自己好或不好,其實都未可取信:「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孔子提醒,聞善未必善,聞惡未必惡,因為真正善良的賢者,往往都只會遇到善人善之、惡人惡之的結果。孔子的說話,同樣值得我們借鑑,時刻警惕。


【認識字詞】

  1. 讒:本義指陷害他人的話,亦可用於指代奸邪之人。
  2. 哄騙:意指用虛假的說話來欺騙他人。
  3. 過橋抽板:用來比喻一些不顧舊情、忘恩負義的人,與「過河拆橋」大意相似。

【小練習】
1.    據文中所言,當我們聽到批評別人的說話時應怎樣做?

  • A.    掉頭就跑
  • B.    厭惡犯錯的人
  • C.    告訴老師
  • D.    自行衡量真偽

2.    文中提及莎士比亞的哪部作品?

  • A.    《羅密歐與朱麗葉》
  • B.    《李爾王》
  • C.    《基度山恩仇錄》
  • D.    《哈姆雷特》

3.    莎士比亞的作品告訴我們甚麼道理?

  • A.    不可輕易聽信他人哄騙
  • B.    不應偏心任何兒女
  • C.    不該和他人爭寵
  • D.    不可聽從他人指示

4.    文中曾以孔子與誰的對話為例?

  • A. 子罕
  • B. 子游
  • C. 子貢
  • D. 子路

參考答案

  1.     D
  2.     B
  3.     A
  4.     C

《菜根譚》是明朝洪應明收集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的語錄集,着重正心修身,養性育德。現時傳世版本主要有兩種:分為前、後集的明刻本,以及分為修省、應酬、評議、閒適、概論五章的清刻本。

【重溫《菜根譚》中的道理】

文:謝向榮教授、星島中學學生報《S-FILE》編輯部,本文摘自香港電台文教組節目《啖啖菜根譚》,由香港能仁專上學院文學院院長謝向榮教授、鍾傑良主持,可到香港電台第一台節目重溫;圖:網上圖片 

延伸閱讀:

訂閱《星島校園報》連環送學習天書及網上練習,立即瀏覽了解詳情:https://bit.ly/BTSEP2023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