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海關破獲香港貨車司機走私牛栢葉案,內地和香港不少網民好奇:「內地沒有嗎?為何非要走私?」「內地這些東西不是比香港更便宜嗎?」據中國海關的統計,2020年全國共立案偵辦了394起凍品(包括牛栢葉)走私案件,案值接近300億元人民幣。原來,外國人大多不吃牛肚(牛栢葉),而牛栢葉在中國則是美食,特別是冬季吃火鍋的必要食品,而全球約9成的牛栢葉都被運往中國。因為中國對食品入口檢疫嚴格,中國本國產牛栢葉市場供應不足,於是牛栢葉則成為走私物品,而香港則是牛栢葉的走私中轉中心。
牛栢葉和金錢肚、牛肚一樣,都是來自牛胃。毛肚來自牛的第三個胃,本身有一層黑色的粘膜,所以未經處理時是黑色的。經過焯水或酸堿等處理後,去除黑膜就成了白色的牛栢葉(也稱千層肚)。
毛肚不僅口感爽脆,還富含蛋白質、鈣、鐵、硫胺素等營養成分。然而,全球範圍內,能夠欣賞毛肚的人並不多。據說,除了法餐會使用一些毛肚外,其他國家人民基本不會吃。但在中國,據保守估計,光川渝地區每年就能消耗超過12萬噸的黑白毛肚,全國範圍內的消耗量更大。
相關新聞:
香港貨車司機走私157公斤牛栢葉 駕駛室座椅下藏匿遭深圳查獲
據稱,近年來,毛肚在國內越來越受歡迎,甚至到了「一肚難求」的地步。一頭牛大約能產出4-5公斤的毛肚。根據中國每年5000萬頭牛的出欄量計算,最多只能生產20-25萬噸的毛肚。僅憑自產自銷,很難滿足消費需求。
雖然外國人對毛肚不太感興趣,但也正因為吃得少,許多國家對毛肚的加工、包裝和儲存運輸缺乏管理,存在較高的安全風險。在中國嚴格的檢驗檢疫要求下,目前只有美國和新西蘭獲准向中國出口毛肚,而俄羅斯、白俄羅斯、哥斯達黎加、立陶宛、烏拉圭等國雖然提出了申請,但尚未通過審批。
根據全球進出口統計網站Volza的數據顯示,在涉及毛肚的千噸級別大宗交易中,超過90%的毛肚被運往中國,其中很大部分是走私到中國。
據知走私毛肚大致可以分為三個環節:上游從俄羅斯、巴西、波蘭等國家低價收購毛肚,用大船運到香港;中游從香港走私到廣州、東莞等內陸沿海城市;下游再將毛肚運往各內陸城市,主要供應給中小型肉類加工廠、酒樓、火鍋店、肉食店、小攤檔等。
走私自然是為了利益。海關數據顯示,包括毛肚在內的牛雜碎的平均進口價格約為70元人民幣/斤。業內人士指出,不同品質的毛肚價格不同,供應緊張時甚至會漲到80多元/斤,成本高、利潤薄。而根據法院公布的相關走私案件資料來看,走私毛肚的價格一般在12-16元/斤左右,比正規進口價低了不少。
除了涉及偷稅問題外,食品走私也更加危險,因為它很可能危及普通人的健康。貨源不明難以追溯,未經檢驗檢疫更不用說了,走私過程中儲運條件難以保證,容易導致食品腐爛變質。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