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 Next

垃圾徵費鐵定4月實施,惟近月坊間已掀起一股斷捨離熱潮,前線清潔工反映去年底起,不少市民為免日後「要付錢丟垃圾」,紛紛清理家居積存舊物,令工作量激增1倍;專業整理收納師亦稱,近月的查詢均是預約在垃圾收費前清理家居;影響所及,有新界鄉郊老村民,亦為丟棄荒廢農具而苦惱。現時距農曆新年僅餘3個多星期,家務助理工會指市民多趁大掃除清理雜物,惟預期下月中至3月底才是丟棄雜物的高峰期。不過,亦有市民租用迷你倉保留心愛物品,有迷你倉錄得客量增加,未來將再推優惠「吸客」。 

 

剛過去的周日,有大埔居民將舊枱凳棄置於垃圾收集站。
剛過去的周日,有大埔居民將舊枱凳棄置於垃圾收集站。


垃圾徵費是根據「污染者自付」的原則制訂,按垃圾量徵費,藉以加強減廢回收。徵費措施將於今年4月1日正式實施,但當局會提供6個月適應期。去年底起,市民醒覺徵費之日逐漸逼近,開始醞釀在徵費實施前及早處理家居雜物,避免日後要按垃圾量付費,增加開支。市民紛紛將家中多餘雜物當垃圾丟棄,首當其衝受影響的是一批前線清潔工。

清潔工人職工會組織幹事梁芷茵指出,今年4月1日彷彿成了市民清倒垃圾的無形「死線」,市民趕在「死線」前處理家居積存又不常用的雜物,情況反映在悄悄增加的垃圾數量上。她指,據任職公共屋邨的房屋署外判清潔工指,每日「上樓」收集垃圾時,親身體會到家庭住戶的垃圾量較之前增加,粗略估計增幅達1倍,「最明顯是多了人丟棄床褥、枱凳,甚至大型家具。」

「付費丟垃圾不划算」

梁芷茵亦稱,有食環署外判清潔工亦反映,近月多了市民自行搬運書枱及沙發等大型家具,到食環署轄下的垃圾收集站棄置。香港家務助理總工會主席麥玉珍亦指,上月起已有市民要求家務助理「執屋」清潔打掃後,協助丟棄一些雜物,相關工作量增加5%。有家務助理反映,需要丟棄的物品不算大型,主要是旅行紀念品,或擺設等購買後又用不着的雜物,顯示部分市民有過度消費的情況。
 

垃圾徵費下,住宅及工商業界的垃圾將按量收費。
垃圾徵費下,住宅及工商業界的垃圾將按量收費。


房屋署外判清潔工珍姐表示,家居垃圾一般是廚餘、外賣餐盒及報紙等,但去年底起發現垃圾性質開始不同,家居垃圾固然沒有減少,但多了舊風扇、舊枱凳,舊CD(雷射唱片),甚至整張沙發,都被當成垃圾丟棄。她稱,多名住客均直言,是趕在4月1日垃圾徵費實施前,清走舊物,害怕4月後清理,「要付費丟垃圾,並不划算」。她指,過去1個月垃圾量明顯增加,特別是周六及周日情況更明顯,可能與住戶放假在家執拾家居有關。她指,每戶如螞蟻搬家般多丟一些垃圾,工作量便相應增加,「沙發太大型,實在無能為力搬不動,一般會建議住戶自行搬到邨內垃圾站。」

身兼香港專業整理收納協會會長的整理收納師阿橙指,近月接獲20多宗查詢全與預約在4月前清理雜物有關,以她所知,其他整理雜物師近月都十分繁忙,工作應接不暇。她指出,現時距農曆新年僅餘3個多星期,除夕一向是傳統大掃除旺季,加上4月1日的死線效應,令不少市民下定決心趁大掃除,與積存已久的舊物「斷捨離」。

 

不少市民為免「丟垃圾都要付費」,近月紛紛清理家中多餘雜物。
不少市民為免「丟垃圾都要付費」,近月紛紛清理家中多餘雜物。


她補充,去年底已有多位市民早着先機聯絡她清理舊物,主要是子女希望協助年邁父母清理家中舊物,當中清走的物品,包括儲存數十年的舊報紙雜誌、舊書、舊衣物、旅行紀念品等,甚至有個案是協助清除市民由中小學以來留下的數百本教科書、習作及功課簿。

老村民心急清理 寶物險遭棄

阿橙指,長者惜物往往留下舊衣物等,總認為會日後再穿,物盡其用,但可能過後遺忘,或重新添置,令舊衣物束之高閣。就如疫情期間大行其道的即棄塑膠外賣餐盒、刀、叉及匙等餐具,長者都會留下留待日後再用,她稱,該類物品即使用不着,尚可回收再造,可惜食物儲放太久下「過期」,只能當垃圾丟棄。

市民雖有清理雜物的良好意願,惟整理收納師在開工前宜與家庭成員先取得共識溝通,免生爭拗。阿橙舉例,曾到訪一個家庭,該個案是女兒希望協助母親清理家中積存多年的舊物,可是當她到達現場,求助者的母親顯得十分抗拒,結果她要避席離開,「遙控」指導求助者處理,場面尷尬。
 

有大埔鄉郊老村民,近日為丟棄圖中的廢棄農具而苦惱。
有大埔鄉郊老村民,近日為丟棄圖中的廢棄農具而苦惱。


「斷捨離」的風氣還吹到新界鄉郊,有大埔居民稱,近日得悉三門仔、汀角及散頭角村有老村民亦為丟棄家中廢棄農具而惆悵。該居民指,日前得悉一名散頭角村老村民,希望清理家中的廢棄農具及木凳等雜物,擔心4月1日之後拋棄要收費,但因年老難以搬動。地區團體得悉事件後,找來綠色資訊平台「綠活地圖」發起人林麗珊協助。林指,該些廢棄農具是寶物,若變賣只值一百幾十元,但背後記載昔日香港的農業歷史,最後找到保育團體接收,用作介紹本港農業發展事跡。

有汀角村居民亦指,近日留意到每到假日附近垃圾站便堆滿垃圾雜物,除大小包的家居垃圾,更有枱凳及舊家具等,十分誇張。
 

迷你倉集團預期,有關租倉的查詢將持續增加,並推出優惠「吸客」。
迷你倉集團預期,有關租倉的查詢將持續增加,並推出優惠「吸客」。


料下月中至3月底為棄置高峰期

面對垃圾徵費,有人狠心跟雜物「斷捨離」,亦有人租用迷你倉寄存物件,延續物命。趣存迷你倉發言人指,與上月同期比較,有關租用迷你倉的查詢增加24%,當中至少5個涉及垃圾徵費,有市民因應徵費提前收拾及整理家中雜物,以及裝修等因素,需要租用迷你倉存放家具、服裝及電器等不常用物品。發言人預期,在垃圾徵費實施前將會收到更多查詢,故本月中起推出半價優惠吸客。

麥玉珍預期,市民丟棄雜物的高峰期,將是農曆新年後至3月底,現時家務助理的預約已爆滿,相信未來2個月的工作更繁忙,工友亦預期屆時要協助丟棄的雜物會增加20%;梁芷茵則憂慮前線清潔工的勞損問題,呼籲市民自行將大型物品搬運到垃圾站,勿加重清潔工負擔。

「垃圾」或有第二生命 市民可學習減廢

有人視垃圾徵費如洪水猛獸,急急丟雜物避之則吉;有環保達人也指,被當垃圾的物件,若能善用可有第二生命,之後回收再造,認為是市民學習減廢減碳節能生活的契機。

綠色資訊平台「綠活地圖」發起人林麗珊指,面對垃圾徵費,市民不必恐慌,因為現時不少被當「垃圾」的物件,都可回收再造。她舉例,簡單如盛載雞蛋的膠盒,市民往往隨手丟棄,但她會交到社區回收站,或下次到街市買蛋時使用,也可以送給街市檔販,讓攤販盛載雞蛋時使用。她又指,疫情時廣泛使用的即棄膠盒,其實亦可用於買豬肉或買魚,避免使用更多膠袋。

不過,有環保團體代表指,近日留意到有市民「博大霧」,將衫褲鞋襪等不可回收物品,送到回收站。他形容,該種做法可恥,因工作人員要將不可回收的物品送到垃圾站,增加工作量。
 

阿橙積極辦講座及義工培訓,推廣收納技巧,盼港人在有限空間住得舒適。
阿橙積極辦講座及義工培訓,推廣收納技巧,盼港人在有限空間住得舒適。


機構積極推廣收納 盼住得舒適

香港地小人多,市民普遍居住環境狹小,香港專業整理收納協會近年積極推廣收納,與社福機構合辦講座及義工培訓,盼讓港人在有限空間住得舒適。

香港專業整理收納協會會長阿橙,過去數年跟多個社福機構合辦有關收納技巧的講座,希望市民能將所學收納知識,用在平日生活。近月,相關講座不斷,她稱,學員中有人為協助家人收納而參加,亦有社福機構義工參加後,服務基層家庭,十分有意義。

在最近掀起的「斷捨離熱潮」,她接獲更多社福機構接洽,商討開班及講座事宜,希望向更多市民傳授收納技巧。她指,甚麼應該丟棄、甚麼可留下、留下的物品如何收納等都有技巧,市民需要學習。

記者:關英傑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