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劉建超最近高調訪美,並且與國務卿布林肯會面,近日又先後會見朝鮮駐華大使李龍男、印度駐華大使羅國棟、日本駐華大使金杉憲治,令其接任外交部部長的「呼聲更高」。台灣中央社24日轉發《華爾街日報》一篇報道,題為「傳劉建超接中國外長 華府官員:已獲中方告知」。一看標題嚇一跳,目前北京強化政治紀律、外事紀律,高層人事密不透風,中美關係仍處緊張,中方會向美方通報外長人選?
原來是典型的標題黨,細看內容是這樣。一名美方官員說:「基本上中方這是在告知我們,他(劉建超)將是下任外長,他們說:『他將承擔重任』。」也就是說,這只是美方自己的感覺,並非真正獲通報。
《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的消息來源」報道稱,去年夏天秦剛突然被免外長,最高領導人物色繼任人選,劉建超就是其中之一,決定率先試試其能耐,強化他應對主要地緣政治競爭對手美國的經驗,王毅去年7月回鍋外長,則是權宜之計。報道稱,劉建超可能在3月的全國兩會擔任外長,2月先安排前往紐約、華府及三藩市,建立他在美國外交圈與商業社群的知名度。
這篇報道相當生動,故事性強,但在如今的「密室政治」之下,這些「消息來源」有多靠譜?毋庸諱言,在外事系統之中,無論從履歷、資歷、能力,劉建超都是接棒外長的大熱人選,但有幾點必須指出。
第一,擔任外長與是否具備涉美經歷並沒有必然關係。幾任外長之中,李肇星、楊潔篪、秦剛當過駐美大使,但唐家璇、王毅都是「日本通」;第二,中聯部部長雖然從事政黨外交,但訪美也有先例。王家瑞擔任中聯部部長期間就兩度訪美,見過時任國務卿克里;第三,擔任外長或者國務委員,並不一定要在3月的全國兩會,平時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就可「解決」。
紀曉華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