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 Next

全國人大發言人婁勤儉今日(4日)表示,經統籌考慮,今年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閉幕後,不舉行總理記者會。本屆全國人大後幾年也不再舉行總理記者會。2023年3月13日,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當選總理的李強帶領幾名新當選的副總理,按慣例出席「總理記者會」,這也可能成為他唯一的兩會「總理記者會」。

過去總理記者會一直成為各界對兩會議程的最重要環節之一,今次決定消息一出,即讓中外傳媒關注。要了解總理記者會的前生今世,可由1987年制度上予以規定開始。

 

女記者都悉心打扮,務求提高獲提問的機會。(新華社)
女記者都悉心打扮,務求提高獲提問的機會。(新華社)
女記者都悉心打扮,務求提高獲提問的機會。(新華社)
女記者都悉心打扮,務求提高獲提問的機會。(新華社)
身穿搶眼紅色外衣的吳小莉當日獲得提問的機會。(互聯網)
身穿搶眼紅色外衣的吳小莉當日獲得提問的機會。(互聯網)
記者必須持邀請柬才可進入總理記者會會場。
記者必須持邀請柬才可進入總理記者會會場。
2001年,李鵬出席一九九七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理事會年會開幕禮後,乘飛機返回中國。
2001年,李鵬出席一九九七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理事會年會開幕禮後,乘飛機返回中國。
李鵬和夫人朱琳在青馬大橋前留影。
李鵬和夫人朱琳在青馬大橋前留影。
朱鎔基
朱鎔基
朱鎔基
朱鎔基

 

1993年總理記者會予以常態化

中國政府首腦舉行記者會始自周恩來,但是從制度上予以規定始自1987年。1988年是人大新聞局成立以後的第一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也是換屆之年,中央電視台開始直播兩會結束之後的記者會。當年4月13日下午,大會閉幕之後,應七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發言人曾濤的邀請,新當選的國務院總理李鵬和副總理姚依林、田紀雲、吳學謙,在人民大會堂出席了有400多名中外記者參加的記者招待會。

在此次招待會上,李鵬回答了記者提出的包括鐵道部部長丁關根辭職、對知識分子的所謂「壓制、鎮壓」和所謂的總書記與總理「在改革問題上有分歧」等各方面問題。針對美國《時代》周刊記者提出的關於他和周恩來的所謂「特殊關係」問題,李鵬坦然向大家介紹了自己的背景,做了澄清。
 

李鵬
李鵬
朱鎔基
朱鎔基
溫家寶
溫家寶
李克強
李克強
總理李強去年出任總理後,曾主持記者會。
總理李強去年出任總理後,曾主持記者會。

 

資料顯示,彼時,總理在兩會結束後參加記者招待會,仍是以國家領導人身份。

直至1991年4月9日,時任國務院總理李鵬第一次以總理的身份參加兩會結束之後的記者會,至此,記者招待會的規格與級別均達到了一個高峰。

1992年唯一闕如的總理記者會

1992年3月20日至4月3日,七屆人大五次會議召開,鄧小平南巡實際上已成為兩會代表和中外媒體關心的焦點,但當時南巡之事和鄧小平談話精神尚未正式公布。這一年,總理記者會沒有舉行,成為這一慣例開始以來唯一闕如的一次。

從1993年開始,兩會閉幕後總理舉行記者招待會予以常態化、制度化。而與會的媒體則是從600家到800家不等。

對比歷年總理記者招待會,發現通常一場總理記者招待會的提問人次不會超過20;時間一般在1個半小時到兩個半小時之間,比較特殊的是2012年的溫家寶總理記者招待會,時長近3個小時。

記者會近半數提問機會給外媒

每年的總理記者招待會,均以人大新聞發言人的名義,向總理和記者發出邀請。

參加兩會報道的外媒,幾乎每家都能拿到至少一張總理記者招待會的請柬,這張白底燙金字的請柬,需和兩會採訪證件一起使用,才能進入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

2007年,在大會發給記者的750張請柬中,港澳台地區記者200張,內地記者200張,而國外記者佔350張。

總理記者招待會的籌備方之一,全國人大新聞局有關負責人向介紹,設置總理記者招待會的最初之意,是提供一個采訪機會給境外媒體,讓其更多地了解中國的內政外交政策。在請柬發放時,會更多照顧外國媒體和港澳台媒體,在場地有限的前提下,很難滿足每一家境內媒體的採訪需求。

港媒記者關注香港發展議題

全國人大新聞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設置總理記者見面會的初衷是提供採訪機會給境外媒體,讓他們更多了解中國,所以不僅記者見面會邀請函發放時會更多照顧外國媒體和港澳台媒體,提問機會也會向外國媒體、港澳台媒體傾斜。1999年,朱鎔基總理的招待會上,8個提問機會中外媒得到5個,而在溫家寶兩屆任期內的10次總理記者招待會中,每年都有6到7家外媒獲得提問機會。外媒中,美國媒體獲得的提問機會最多,共有28次,英國媒體則獲得17次。日本媒體每年幾乎都有一個相對固定的提問機會,16年間共獲得11次提問機會。

溫家寶
溫家寶
溫家寶
溫家寶
溫家寶
溫家寶
李克強
李克強
李克強
李克強
李克強
李克強

 

李克強的記者見面會和朱鎔基的首場記者見面會,第一個提問機會都給外國媒體。而每場記者見面會,香港記者獲得提問機會後比較關心「如何支持香港發展」,台灣記者也會問及「怎樣加強兩岸合作」。

如何從幾百名記者中成為1/13、獲得提問機會,讓每個記者都絞盡腦汁。1998年朱鎔基「欽點」一身紅裝的鳳凰衛視記者吳小莉提問之後,每年的總理招待會,女記者都精心打扮,從職業白領裝到艷麗公主裝,從圍巾到口紅,每個細節都精益求精。

外媒記者關注西藏、人權等敏感問題

每年的記者招待會上,中國的經濟發展走向、人民幣匯率、西藏問題、台灣問題、中美關係問題、中日關係問題、人權問題、香港問題以及總理的自我評價等,都是記者們最關心的問題。

2008年,奧運會召開前夕,對西藏問題的提問特別多,13家獲得提問機會的媒體中,美國有線新聞網等5家媒體的記者都提到西藏問題。當年路透社還提了一個有關人權的問題。2012年,法新社更直接提出關於藏人自焚的問題。央媒的問題也更切中敏感問題,2013年中國日報提問就涉及勞教制度改革。

經濟問題成總理記者會重頭戲

盤點歷次總理記者會,「中國經濟」的提問數量一直上升:李鵬總理在歷次記者招待會上回答124個問題,經濟問題佔比16%,共計20個;朱鎔基總理5次記者招待會,回答73個問題,經濟問題佔比28%,共計21個;溫家寶總理的9次記者招待會,回答135個問題,經濟問題共計38個。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2009年至2011年的三次總理記者會,關於「中國經濟」的提問繼增,每年均達到6個,幾佔提問總量一半。

除了經濟問題,20多年來國內外發生的重大事件,如亞洲金融危機、中國入世、非典、奧運……等都有被提問。

溫家寶代表中國政府首次對「王立軍事件」表態

2012年總理溫家寶最後一次總理記者招待會,是16年來歷時最長的一次發布會,全程3個小時。溫家寶代表中國政府首次對「王立軍事件」表態。溫家寶直接回答:「我可以告訴大家,中央高度重視,立即責成有關部門進行專門調查。目前調查已經取得進展,我們將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則,嚴格依法辦理。調查和處理的結果一定會給人民以回答,並且經受住法律和歷史的檢驗。」有關中央對重慶的態度,溫家寶表態稱,「現任重慶市委和市政府必須反思,並認真從王立軍事件中吸取教訓。」而這樣的表態,在當時薄熙來尚未被官方宣布涉案的情況下,被外界解讀為釋放出某種特殊的政治信號。

改革勞教制度則是李克強總理去年在記者招待會上透露的另一個重磅新聞,他在談到該問題時表態:「有關中國勞教制度的改革方案,有關部門正在抓緊研究制定,年內有望出台。」半年後的中共十八大三中全會,廢止勞動教養制度的決定成為現實。

朱鎔基回應「經濟沙皇」稱號

李克強、溫家寶、朱鎔基首次亮相時,都會被問到一些個性化問題。

李克強就被問到「從政生涯一路走來,從最基層到最高層您個人的情懷」問題,李克強說:「在我個人的經歷,在讀書、做事、文化熏陶當中,悟出一個道理,就是行大道、民為本、利天下。這九個字不是什麼典籍的原話,是我的心得。我堅信做人要正、辦事要公,才能利國利民」。

溫家寶也被問到,如何評價自己的工作風格。溫家寶回答:「在我當總理以後,我心裡總默念著林則徐的兩句詩:『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就是我今後工作的態度。」

朱鎔基也被問道:「人們稱您為『經濟沙皇』等,您對此有何感想?」朱鎔基直言:「我不高興。」他說:「不管前面是地雷陣還是萬丈深淵,我都將一往無前,義無反顧,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我雖然很怕辜負人民的期望,但是很有信心。」

總理記者見面會上的一些個性化言語成為媒體關注焦點。

2003年,溫家寶答完最後一個問題後說,「實在抱歉,如果大家中午不吃飯的話,我們還可以再交流下去」。這個細節,經常被媒體提及。

1998年,朱鎔基讓一身紅裝的鳳凰衛視記者吳小莉提問,之後的總理記者見面會,女記者都會精心打扮,力求獲提問機會。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