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疑現在市場上仍有一些風險是難以評估:中美角力的互動、中央調節市場的進退和群眾悲情的情緒化等也是難以預測的,入市必須準備承受適當的風險,但同時「不買樓的風險」也是十分巨大的。
本港擁有資金遠高於住宅供應的比例,長遠來說海外買家的數量不斷增加亦不容易滿足,有人認為撤辣之後的樓市興旺只是曇花一現,但同樣仍有機會會持續比「撤招」前高得多的成交量。
香港近年樓價雖有下跌,但樓市的結構並沒有改變,香港有比5年前更多的資金、更低的借貸率及更多的財富效應,而且住宅供應量雖曾因滯銷而有所累積,但撤辣後抑壓多時的購買力顯然不難將庫存消耗,長遠而言供應仍然是不足夠,但奇怪地樓市不是因為泡沫而下跌。
香港2010年開始推出的樓市辣招成功遏制樓市的泡沫,過去兩年在沒有泡沫及資金繼續累積的情形之下,樓價下跌是一個異數,是因為美國和西方的金融追擊、內地的企業調整及社會悲情造成的異數,其實在未撤辣之前很多區的樓價已經去到谷底,甚至乎新界西的樓價開始有回升的跡象,撤辣前的而且確樓價已經調節到發展商難以投地,投地一不暢順政府的財政會立刻出現問題,即是說政府其實在現實上是有必要將樓價與成交量回復到高於2月前的水平,令到發展商能夠有足夠的價位買入地皮,否則就會影響到政府的財政及未來的發展,這正正是買樓與其他投資產品不同的地方,樓價跌兩成其實政府就必須要為樓市做一個「合理的平衡」措施。
很多人忽略香港政府是很成功地做著一個人口政策,現在的人口政策甚至取代了地產和金融的主導地位,以人口政策為主,然後發展高科技、教育和金融中心,大灣區人口騰籠換鳥凝聚配對,地產只是被動配合,君不見撤辣之後最多買樓的客戶群正正是內地人。
過去兩年樓價在沒有泡沫之下作出的調整,無疑是對未來加入香港的人口發了紅利,令他們比2019年前以更低的成本移居甚至創業,反而港人不珍惜這點紅利甚至感覺不到,很可悲啊!
在人生上,無論買不買樓都要為居住付出代價,因為租樓亦是支持樓市的另一種方式,只是租樓不會有回報而已!但損失最大的就是賣出自住樓等樓價跌的人,損失的不止是樓價,還有本來不需要付出的租金!
所以所謂「最後逃生門」並不是沒有風險!往往是風險最高的一個選擇!(雖然不同人的最合適選擇其實也不同!)
汪敦敬祥益地產總裁
汪敦敬 專家筆陣
---
《星島申訴王》將推出全新項目「區區有申訴」,並增設「我要讚佢」欄目,現誠邀市民投稿讚揚身邊好人好事,共建更有愛社區。立即「我要讚佢」︰https://bit.ly/3uJ3yyF
想睇更多精彩內容,請立即瀏覽「區區有申訴」活動專頁:https://bit.ly/41hgS9E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