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小到大,人生路上難免會有不順不快的事情。小時候為少了一粒糖就會哭,「喊包樣」還給姨丈用照相機拍下來。到少年時代見到姨丈,他仍忘不了小時候的我。

忘不了的事情有好也有壞,但壞事情卻帶來傷痛。當我們會說人生苦短,又何必自困愁城?如果能夠走出傷痛,重新振作,畢竟真是不容易的事。

近年教育界關注挫折教育,對越來越是玻璃心的學童尤其重要。小時候欠缺一粒糖便會哭的孩子仍然有,可是不想哭、不懂哭,把心事深藏不露,受情緒困擾的孩子卻越來越多。當具自療作用的藝術創作也是敗作,視藝課堂竟又是另一種挫折,該怎麼辦?

視藝課程中的自畫像最能剖白個人感受,但如果學習重點在於五官寫實表現手法,那就一定為難不少學生,因為在造型能力方面確是會有很大差異。

如以興趣主導,由學生自主選擇風格和表現方式,實行各自精彩。評估上也作適切調節,減低技能表現的評核比率,着重創意思維。學習上亦多鼓勵讚賞,學生在體驗創作,而不在比較創作,這樣的學習會來得輕鬆自在。

任何人當面對挫折都會不安、惶恐與無助,於是意志消沉,也憂鬱得出病來,連成人也應付不來,更何況是孩子?

迎接挫折教育的學習,在題材上,多讓學生表達心聲,盡量給予機會發揮個人專長,多鼓勵朋輩聯校交流,讓學生能在受挫的地方,可以藉着創作宣洩和表達。或許正是視藝教育工作者可以助力的。「小時候的一粒糖」會是一個好題材嗎?小小挫折等於激勵,只要能堅毅面對,「個天是會幫你的」。電郵:[email protected]


梁志芬
作者為香港美術教育協會前會長及現任增補委員、資深視覺藝術科科主任。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4年5月23日教育版專欄「學與教」。

延伸閱讀:

吳崇傑 - 難得的視藝交流|視藝師語

王熹東 - 體素藝術(2):跨媒介STEAM創作經驗|視藝師語

吳崇傑 - 比賽精神|視藝師語

王熹東 - 體素藝術(1):元宇宙掀新藝潮|視藝師語

鄭鈞之 - 入窯一色 出窯萬彩|視藝師語


--

《星島申訴王》推出全新項目「區區有申訴」,並增設「我要讚佢」欄目,現誠邀市民投稿讚揚身邊好人好事,共建更有愛社區。立即「我要讚佢」︰ https://bit.ly/3uJ3yyF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