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牙科服務需求近年備受關注。港府早前提出擬修例設立「牙科護理專業人員」(牙專人員)法定註冊制度,並將培訓學額提升近一倍,勢衝擊業界生態。目前唯一培訓牙專人員機構──菲臘牙科醫院的高級牙科醫生鍾穎欣向《星島》指,法定註冊制度可確立牙專人員專業地位,且工作範圍放寬後,其自主性更強,「如獨立評估及為病人進行部分有關預防牙科護理的工作,包括為病人清潔及擦亮牙齒、使用氟化物防止蛀牙等。」
對專門提供「學童牙科保健服務」的牙科治療師,未來可在私家工作,會否加劇公營人手不足,鍾穎欣指每位牙科治療師都有自己職場規劃的考慮,政府工作相對較穩定,不是每個人都有意投身私營巿場。
註冊機制有利政府掌握業內人手
醫務衞生局轄下口腔健康及牙科護理小組去年發表中期報告,提出單靠牙醫人手不足應付本港基層牙科護理服務的需求,探討應否由牙科輔助人員(修例後改稱牙科護理專業人員)協力提供不同年齡組別及需要的牙科護理服務。醫衞局隨後在今年4月10日向立法會提交《2024年牙醫註冊(修訂)條例草案》進行首讀,冀改變1959年沿用至今的法律框架,將牙齒衞生員(修例後改稱牙科衞生員)及牙科治療師,正名為牙專人員,希望在修例後3年內設立法定註冊制度,及適度放寬其執業範圍。
鍾穎欣解釋,現時牙齒衞生員只需依法向香港牙醫管理委員會(牙管會)登記一次,此後一直在名冊上,難掌握其執業情況。而牙科治療師因全數受僱於衞生署,亦無需登記或註冊,當設立法定註冊制度後,政府有望更掌握業內人手的實際情況,且牙專人員也要遵守專業守則,並須每年續領執業證明書,「相信一如牙醫,註冊後亦需符合一定持續專業發展課程時數或培訓要求,有助維持牙專人員的專業水平和道德操守。」
修例後運作更「自動波」
牙專人員自主性提高,有助推展「一名牙醫+多名牙專人員」運作模式,提高應診效率。鍾穎欣指,牙醫目前要「時刻在場」,指示牙齒衞生員或牙科治療師進行洗牙及有關預防牙科護理等程序。修例後,牙專人員可獨立檢查病人口腔,並在風險為本的原則下,為簡單個案進行預防護理,也能自行為病人清潔及擦亮牙齒作拋光,並擦上氟化物防蛀等,「以往牙專人員經常要等牙醫指示才進行各項的牙科護理步驟,未來運作可更『自動波』,因此在牙科護理服務上擔當的角色更大。」不過,面對較複雜的個案,如為嚴重牙周病患清洗牙肉底下的「牙腳」時,仍需由牙醫「時刻在場」監督。
對牙科治療師在修例後不再被「鎖定」於公營體系,鍾穎欣認同就業前景會更佳,且他們若完成牙管會的認可進階訓練課程後,可為18歲以上人士進行牙科治療,例如補牙等,相信亦將受私人巿場歡迎。不過公營人手未必因而流失,鍾指,新制下牙科治療師均持有牙齒衞生員資格,本已可在私營工作,「但部分人認為在學童牙科工作,滿足感更大。」至於在90年代,經衞生署「在職培訓」下訓練的牙科治療師,亦在政府服務已久,且若想有更強競爭力,在私營巿場治療成人,日後也要再通過牙管會認可的增補訓練,或得到衞生署認證具備足夠知識、經驗和能力,未必會轉換跑道。
記者:脫芷晴
---
由即日起至6月20日,只要參加「市民對特區政府滿意度調查」問卷,即有機會贏取Panasonic護髮風筒、Casetify充電器、大家樂$50餐飲券等豐富禮品。即點擊https://bit.ly/4csd4qL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