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日)是香港回歸祖國27周年紀念日,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署名文章「香港回歸以來『一國兩制』實踐取得舉世矚目的重大成就 『一國兩制』巨大優越性不斷彰顯」。他指,香港回歸祖國27年,「一國兩制」也經歷了27年的全方位實踐和考驗。
李家超說,事實證明,無論世界局勢如何變幻不定,無論美西方國家如何霸凌遏制國家和平發展,無論面對多少風雨險阻,香港在國家的強大後盾支持下,在全體市民共同努力下,更加茁壯成長。
他亦在社交網站發文,指上任行政長官已經兩年,感謝太太一直默默地支持着,是他和家人最重要的依靠。
「一國兩制」下 香港獨特地位和優勢更顯著
李家超在署名文章指,「一國兩制」下,香港的獨特地位和優勢更加顯著,新興產業為未來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香港的國際化特色更有效保持,香港由治及興的前景更加光明,在社會、經濟、民生等各方面都有廣闊及多元的發展空間和機遇。他指這都足以證明「一國兩制」在實踐中取得舉世公認的成功,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
李家超:根據時代變化 不斷豐富「一國兩制」實踐內涵
李家超引述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實踐沒有止境,理論創新也沒有止境」。李家超表示定當根據時代變化和實踐發展,不斷深化認識,不斷總結經驗,不斷豐富「一國兩制」實踐內涵,確保「一國兩制」得到全面準確貫徹落實,使「一國兩制」不斷完善,行穩致遠。
他指習近平也曾說過,長遠發展的關鍵,在於改革創新,而改革之路從無坦途。他表示,香港特區堅持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創新求變,不怕艱辛險阻,無懼風雨兼程,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將「一國兩制」事業發揚光大,為祖國、為香港的高質量發展,為中華民族復興偉業作出貢獻。
李家超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前言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一國兩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創舉,是香港、澳門回歸後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安排,必須長期堅持。」香港回歸祖國27年來事實充分證明,「一國兩制」不僅是解決歷史遺留的香港問題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安排,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制度優越性。我們將繼續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讓香港這顆東方明珠更加熠熠生輝。
一、「一國兩制」是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
上世紀八十年代,為解決歷史遺留的問題,鄧小平先生等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香港回歸祖國,「一國兩制」從科學構想變成生動現實。回歸27年來,香港雖然歷經不少風浪,但在「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和祖國的堅強後盾下,我們一次又一次克服艱難險阻,穩步前行,特別是近年來,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香港局勢實現由亂到治的重大轉折。如今的香港,徹底終結了維護國家安全不設防的歷史,告別了動盪不安,全面落實了「愛國者治港」原則,擺脫了終日政治爭拗的漩渦,讓特區政府可體現善作善成、帶領社會團結做事的新氣象,迎來了全力拼經濟、謀發展的最好時期。
(一)香港回歸以來的實踐證明,「一國兩制」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好制度。
二○一九年的「黑暴」,給香港帶來的傷痛不會磨滅、不能忘記。中央政府果斷出手,全國人大通過「決定+立法」兩步走的方式制定及頒令實施《香港國安法》,成功止暴制亂,香港市民的生活才可回復正常,社會回復安全穩定。今年三月十九日更是個歷史性的日子,《基本法》第二十三條本地立法成功完成,《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在立法會全票通過,並於三月二十三日刊憲生效,為纏繞香港26年8個月19日的問題寫上圓滿的句號,為香港特區譜寫了光榮的歷史。落實《基本法》第二十三條在「一國兩制」實踐進程中極具里程碑意義,《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和《香港國安法》渾然一體,配合互補,標誌着香港築牢了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屏障,對香港的長治久安和長期繁榮穩定具有堅固和深遠影響。
香港回歸27年的歷史,讓廣大市民深刻認識到,香港國安法律是保安全之法、保發展之法、保民生之法。對於那些危害國家安全的極少數人,這部法律是高懸的利劍;對於廣大香港市民和外來投資者,這部法律是保障其權利、自由、財產和投資的「保護神」。正如有香港市民說的,回歸後很長一段時間,香港大門敞開,任憑盜賊與朋友一同入內卻無法識別,現在香港如同安裝了一套精密的「安防系統」,可以識別盜賊、保護朋友。築牢維護國家安全屏障後,香港向全世界展現了更安全、更自由、更開放、更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全球投資者都可以放心大膽地來港投資興業,香港發展如虎添翼。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二○二一年三月十一日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的決定》,明確了完善選舉制度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和核心要素。及後,特區《2021年完善選舉制度(綜合修訂)條例》經立法會通過並於二○二一年五月三十一日刊憲生效,標誌着特區堅定貫徹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決心把香港的管治權牢牢掌握在愛國者手中,切斷出賣國家利益、香港利益的叛徒參與管治的可能性,確保特區的良政善治,長治久安。在新選舉制度下,二○二一年九月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選舉、十二月第七屆立法會選舉,以及二○二二年五月第六任行政長官選舉都順利完成。經完善的選舉制度更充分展示了廣泛代表性、政治包容性、均衡參與性及公平競爭性,更能體現香港社會的整體利益和根本利益,不但有利提高治理效能,更為香港民主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二三年五月二日,特區政府公布了完善地區治理、重塑區議會的建議方案,進一步貫徹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並將地區治理工作的層次,提升至由政務司司長和副司長領導的「地區治理領導委員會」和「地區治理專組」頂層架構。《2023年區議會(修訂)條例草案》經立法會審議全票通過並於二○二三年七月十日刊憲生效,為完善地區治理體系、重塑區議會提供了堅實的法律依據。其後,第七屆區議會選舉順利進行,各新任區議員於二○二四年一月一日正式就職,令特區區議會得以重回《基本法》第九十七條作為非政權性的區域諮詢和服務組織的初心定位,全心全意為地區市民服務,與政府攜手致力提升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愛國者治港」原則亦全面落實,進一步為特區築牢良政善治的基礎。
(二)香港回歸以來的實踐證明,「一國兩制」是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好制度。
回歸以來,香港經歷過不少挑戰,包括亞洲金融危機、環球金融海嘯衝擊、非典型肺炎和新冠疫情等侵襲,以及非法「佔中」、旺角暴動、「黑暴」等等。「一國兩制」始終是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保障,讓香港成功戰勝各種挑戰。國家始終是香港最堅強的後盾,而「一國」原則愈堅固,「兩制」優勢愈彰顯。
自回歸以來,香港經濟雖有起落,但平均每年增長約2.6%,較先進經濟體平均2.0%的增速為快。二○二三年香港人均本地生產總值達到50,500美元,位於全球前列。
香港是全球唯一結合中國優勢與世界優勢的城市—擁有健全的法律制度和金融體系,奉行簡單稅制及低稅率,位處亞洲心臟地區,擁有先進的基礎建設,匯聚頂尖人才,提供優良的專業服務等。香港亦是全球唯一一個以中英雙語為法定語文的普通法地區,又是全國唯一的普通法司法管轄區,國際投資、融資和商貿等範疇的法律與世界主要經濟體接軌。同時,香港是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之一,與全球主要商貿中心緊密連繫,是一個充滿活力、自由開放、便利且安全的營商之地。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發表的《2024年世界投資報告》,在二○二三年,香港是外來直接投資流入金額全球第四大的經濟體,僅次於美國、中國內地和新加坡,流入金額達1,130億美元。香港的優勢備受國際社會認同,二○二三年共有超過9 000間香港境外母公司在港設置地區總部、地區辦事處或當地辦事處。自二○○三年起,香港在國際管理發展學院發布的《世界競爭力年報》中連續超過20年位列全球十名之內。
《基本法》及《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和《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的國際公約》適用於香港的有關規定,保障香港居民和在香港的其他人享有的基本權利和自由,在回歸後繼續適用,這包括言論、新聞和出版的自由;結社、集會、遊行和示威的自由;組織和參加工會、罷工的權利和自由;遷徙的自由;信仰自由及宗教信仰的自由。產權、知識產權及數據資料等同樣受法律保護。香港法院獨立行使司法權和終審權,不受任何干涉。
(三)香港回歸以來的實踐證明,「一國兩制」是解決歷史遺留類似問題、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好制度。
習近平主席指出,按照「一國兩制」偉大構想,香港實現了和平回歸,改變了歷史上但凡收復失地都要大動干戈的所謂定勢,這在古今中外都是很少見的。香港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事實雄辯證明,中央既能把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的內地建設好,也能把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的香港建設好。「一國兩制」體現了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中國智慧,體現了求同存異、共謀發展的中國氣派,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為國際社會解決類似問題提供的中國思路、中國方案,是對人類政治文明作出的一大貢獻。
特區政府將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落實中央全面管治權和特區高度自治權相統一,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落實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破解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並發揮香港優勢和特點,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更好發揮作用。
二、長期堅持「一國兩制」這一好制度,香港必然能實現由治及興
(一)實現由治及興,需要把香港的獨特地位和優勢鞏固好、發揮好,使一個個「金字招牌」更加閃亮。
香港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打拼,在長期奮鬥中形成了許多引以為傲的「金字招牌」:
(1)香港是全球頂尖國際金融中心之一:全球100大銀行中有72間在香港營運(至二○二四年五月底);亞洲領先的債券樞紐,在安排亞洲國際債券發行方面,過去連續十六年(二○○八年至二○二三年)位居亞洲第一;上市集資額亞洲第四大、全球第六大(二○二三年);亞洲最大、全球第二大的跨境財富管理中心(二○二二年);保險密度亞洲最高、世界排名第二(二○二二年);保險滲透率亞洲排名第二、世界排名第三(二○二二年)。
(2)香港是亞太區主要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擁有優良的普通法傳統。香港的中英雙語法例清晰明確,可在網上免費查閱。以香港普通法為基礎的商業經貿法律與國際商事規則連接,深受國際商界及投資者信任。香港的司法機構在國際上享有崇高聲譽。《基本法》在制度上明確保障香港法院的獨立審判權和終審權。香港的司法程序公開透明,司法判決皆會公開刊載,供大眾查閱。香港法院的判例亦經常被其他司法管轄區所引用,足以體現國際法律界對香港司法和法律制度的尊重和信任。根據世界正義工程《2023年法治指數》,香港的法治在全球142個國家和地區中位列23,領先一些經常刻意攻擊和抹黑香港的國家。此外,香港政府廉潔高效,運作透明,在「透明國際」「2023年清廉指數」中的廉潔程度排名全球第14位;在世界正義工程《2023年法治指數》中控制貪污的領域全球排名第九位,比不少主要經濟體如美國、法國和日本都要高。
(3)香港是自由港,也是一個單獨關稅區。香港的清關效率高,而且大部分貨物進出口均免關稅,加上位處亞洲中心和中國南大門的優越地理位置,配合一應俱全的專業商業服務,是國際貿易中心,全球第十大商品貿易經濟體系。知識產權保障根基扎實,知識產權的評分在國際管理發展學院《2024年世界競爭力年報》全球排名第八,比不少先進經濟體的排名要高。
(4)香港是國際航空樞紐,香港國際機場多年來超過80次贏得全球最佳機場的美譽。四小時飛行圈基本上可抵達亞洲各主要城市,五小時航程範圍覆蓋世界上一半人口居住的地方。當三跑道系統全面運作後,香港國際機場於二○三五年起將能夠處理每年1億2 000萬人次旅客和1 000萬公噸貨物。
(5)香港是國際航運中心,在《2023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報告》中排名全球第四,反映本港的綜合航運實力,具備理想的港口條件、優質的航運服務業群以及優良的營商環境。香港有逾1 100間港口及航運相關公司,提供全面優質的海運服務。二○二○年,波羅的海國際航運公會(BIMCO)將香港列為四個指定仲裁地之一,反映香港在海事爭議解決方面的國際地位。同時,香港船舶註冊亦廣受國際認可,按總噸位計位列全球第四;貨船留港時間比世界平均時間快接近一半等。香港的國際航運中心地位體現在它的綜合價值,包括匯聚了海事和航運主導者和經營者,提供的高增值服務和其展現的高效率等。
(6)香港具雄厚的科研實力和先進的科技基建。香港擁有五所全球百強大學,其中一所更位列全球20強,是全球高水平大學聚集程度最高的城市。多年來,香港孕育出不少備受國內外尊崇的頂尖學者和權威專家,並屢獲國際重要獎項及殊榮。根據《2024年全球初創生態系統報告》,香港在新興初創生態系統排名亞洲第一,全球第三。香港在國際管理發展學院《2023年世界數碼競爭力排名》中排名亞太區第四、全球第十。
(7)香港擁有中西文化薈萃的獨特優勢以及廣泛的國際脈絡,充分發揮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角色。特區政府透過持續舉辦及資助大型文化藝術活動為旅客及市民帶來多姿多彩的體驗,近年亦積極改善和增建不同類型的文化設施,推動藝術與科技的融合與發展,同時亦以跨領域的導向宣揚推廣中華文化,提升市民的文化自信和國家身份認同。二○二三年香港的藝術品、珍藏品及古董的貿易總額達約1,055億港元,是全球三大藝術品市場之一。在二○二四年公布的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香港演藝學院於表演藝術類別連續六年榮膺亞洲第一。二○二三年,香港更有四間博物館躋身國際藝文刊物公布全球百大最受歡迎博物館之列,包括M+、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香港藝術館和香港文化博物館。
(8)體育方面,香港運動員近年在國際賽事中屢創佳績,包括在二○二一年舉行的東京奧林匹克運動會中取得一金、兩銀、三銅,是香港有史以來最佳成績;另亦在東京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中取得兩銀三銅。此外,在二○二三年舉行的杭州第19屆亞洲運動會和第四屆亞洲殘疾人運動會中,中國香港代表隊亦表現卓越,分別取得八金、16銀、29銅共53面獎牌,以及八金、15銀、24銅共47面獎牌。
我們深刻明白,傳統優勢並不會一直維持不變,而「金字招牌」也不是一成不變。展望將來,科技創新和人才專才是驅動經濟及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動力。香港憑藉自身的優勢以及作為人才匯聚的集結地,正全力發展順應全球趨勢的新領域,包括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先進製造與新能源科技、金融科技、綠色金融、綠色科技、數字經濟、微電子研發等,因地制宜發展具香港優勢的「新質生產力」。我們正積極完善這些領域的發展生態,招才引才留才,為相關企業提供支援,將有為政府和高效市場發展有機結合,同時用好香港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機遇,讓香港與大灣區內地城市錯位發展、珠聯璧合,共同構建更完備和具全球競爭力的創科產業鏈,實現香港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亦為國家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二)實現由治及興,特區政府堅持務實有為,切實排解民生憂難。
特區政府深知要順應時代發展潮流,跟上時代發展步伐,就必須積極識變應變求變,並在變局中尋求主動,積極擔當、務實有為、以民為本、攻堅克難,這樣才可破解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令特區實現由治及興的新飛躍。
(1)房屋方面,在政府全速造地下,房屋供應已出現顯著改善勢頭。根據《長遠房屋策略》的最新推算,香港未來十年的公營房屋供應目標是308 000個單位,政府已覓得足夠土地,可充分滿足上述的公營房屋供應目標。在全力覓地之餘,我們又全速做好興建公營房屋的工作。截至二○二四年三月底,預計未來五年(即二○二四/二五至二○二八/二九年度)的整體公營房屋建屋量(包括「簡約公屋」)將增至約176 800個單位,較上一個五年同期(即二○二三/二四至二○二七/二八年度)的約159 400個增加約11%。另外,政府已落實輪候公屋的時間「封頂」的承諾,公屋平均輪候時間已由本屆政府上任前的約六年,回落至5.7年,並正逐步向二○二六/二七年度降至4.5年的目標奮進。此外,我們又實施「公屋提前上樓計劃」,計劃下已有超過2 000個單位提早五至九個月落成,讓公屋申請者可提早上樓。同時,現屆政府又創新推出「簡約公屋」的大規模社會工程,有關工程具有非常重要的社會功能及價值,可有助收窄社會貧富差距,真正做到為民解困。首批約2 100個「簡約公屋」單位將在二○二五年第一季落成,政府的目標是在二○二七/二八年度前完成興建合共約30 000個「簡約公屋」單位,以填補短期公營房屋供應的短缺。此外,針對累積多年的「劏房」問題,現屆政府又成立了「解決劏房問題」工作組,透過深入調研尋找實際可行方案以有序解決「劏房」的問題。
(2)教育方面,特區政府一直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而現屆政府更強化國民教育,致力培育德才兼備、愛國愛港的新一代接班人,使「一國兩制」行穩致遠。同時,特區政府又善用香港良好的教育基建,以享譽國際的高等教育為龍頭,建設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未來人才搖籃,更好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並積極擴展職業專才教育,支持應用科學大學發展;另在中小學階段又大力推動STEAM(科學、科技、工程、藝術和數學)教育,增加師生與内地交流學習,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配合國家科教興國戰略,為香港和國家的高質量發展、「教育強國」和「人才強國」的建設提供人才支撐。
(3)青年及人才政策方面,現屆政府積極制定了《青年發展藍圖》,清晰訂明未來青年發展的整體理念、目標和舉措;又推出「青年參與倡議計劃」,成功吸納更多青年人參與公共事務;並持續優化不同交流和實習計劃,讓青年人拓闊視野,認識國家和世界發展。除了積極培養人才外,現屆政府又推出了不少政策措施以吸納海內外人才,包括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成立「人才服務辦公室」,以及優化現時其他輸入人才計劃,以吸引更多人才來港發展。
(4)安老政策方面,面對本港高齡人口增長,現屆政府貫徹「居家安老為本,院舍照顧為後援」的方針。一方面加強支援居家安老和加強支援照顧者,另一方面亦致力提升安老院舍的質和量,並透過樂齡科技改善長者的生活質素,以及鼓勵健康的長者終身學習和投入社區,以做到老有所養、老有所屬、老有所為。
(5)至於推進發展北部都會區方面,現屆政府正全力推展有關工作,而未來十年香港新增可發展的用地將有約四成是由北部都會區所產出。北部都會區面積達30 000公頃,約為香港總面積的三分之一,毗鄰深圳,連繫七個邊境管制站。當中約3 000多公頃為新發展土地,除可供應50萬個新增房屋單位外,亦可拓闊香港的產業發展版圖。北部都會區由西至東分為四大區域,包括高端專業服務和物流樞紐、創新科技地帶、口岸商貿及產業區,以及藍綠康樂旅遊生態圈。除滿足香港自身需要外,北部都會區亦將成為香港與深圳以至其他大灣區城市協同發展的重要平台,從而促進特區與其他灣區城市的高質量合作,加強優勢互補,有助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三)實現由治及興,需要充分發揮「一國兩制」下「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積極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香港注入源源不絕發展動能。
香港要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得天獨厚顯著優勢,不斷增強發展動能,抓住國家發展帶來的歷史機遇,主動對接國家「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我在二○二二年上任後,成立了「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督導組」,加強領導,由行政長官任組長,三位司長任副組長,把領導能力強化為「一加三」格局,積極推動各領域全面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政府帶領社會各界積極求變,順應世界潮流,推動改革,釋放香港社會所蘊藏的巨大創造力和發展活力。香港亦要因應最新國際形勢致力加強「國際化」並強化香港的國際影響力,進一步用好香港特區在多個國際性組織和會議已確立的成員身分(包括商貿、各專業領域、文化藝術及體育運動),開闢和鞏固國際關係,充分發揮「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以及提升為國家「引進來、走出去」的牽引作用,繼續保持香港不凡的國際地位,與世界無縫接軌,增加在國際間的話語權和促進高水平對外開放。
I. 主動對接「十四五」規劃
國家「十四五」規劃確立香港「八大中心」定位,包括四個傳統中心和四個新興中心,一方面鞏固和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的功能,推動金融、商貿、物流、專業服務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發展;另一方面善用香港優勢大力發展創科及培育新興產業,包括鞏固並強化香港的科研實力,加速科研成果商品化,推動香港「新型工業化」,匯聚海內外創新資源,拓展全球創科合作,穩步實現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的願景。同時又建設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涵蓋法律人才培訓、推廣仲裁及調解和加強與內地建立對接等領域;並透過知識產權貿易拓展業務領域及開拓新市場,促進中外文化藝術交流和大灣區文藝創意產業的合作發展,令香港成為更具競爭力的國際大都會。有關發展定位不但能支撐香港的長期繁榮發展,更是透過香港所長貢獻國家所需。
II. 做好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習近平主席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重大戰略,也是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大灣區建設的目標是通過進一步深化粵港澳合作,發揮三地互補的優勢,推動經濟協同發展,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國際一流灣區,進一步提升大灣區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支撐引領作用。二○二三年四月,習近平主席到廣東考察時更強調,粵港澳大灣區在全國新發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要使大灣區成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地和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習近平主席賦予大灣區「一點兩地」的新戰略定位和歷史使命,為大灣區的高質量發展以及香港在由治及興的關鍵時期注入了更澎湃的發展動能,更明確提出了對大灣區包括香港在內的重要期許,須為國家的高質量發展和深化改革開放作出更大貢獻,發揮更大的支撐、引領和示範作用。
大灣區是國家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地區之一,總人口達8 700萬,二○二三年經濟總量突破14萬億元人民幣,超過很多發達經濟體,將來更有望躍居全球四大灣區之首,是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最佳切入點。特區政府通過不斷深化與其他灣區城市的緊密合作,充分發揮香港在「一國兩制」下「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積極推動大灣區更高水平的互聯互通和融合發展,以及在不同領域推動更多政策創新和突破,為香港企業和優勢產業在大灣區的持續發展創造新機遇、新場景,同時協助大灣區內地企業透過香港的國際化平台「引進來、走出去」,開拓海外市場。
大灣區建設已進入快車道、縱深推進的新階段,香港必須繼續全面深入參與灣區的全方位發展:包括加快推進深圳前海、廣州南沙、深港河套等大灣區重大合作平台的建設;加大力度推動區內人流、物流、資金流及信息流等重要生產要素的高效便捷流動;推進更廣領域、更深層次的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積極推動優勢互補的錯位發展,並以香港所長、服務國家所需,這樣才可貢獻國家和大灣區的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對外開放。
III. 成為「一帶一路」倡議的首選功能平台
「一帶一路」倡議是國家的重要發展策略,旨在促進共建國家在「五通」上(包括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及民心相通)的合作,習近平主席更宣布中國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香港「八大中心」的優勢,讓香港成為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首選功能平台,同時發揮「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作用。對於有意在「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發展的內地和國際企業,香港在國際項目投融資、離岸人民幣業務、國際貿易、專業服務支援、區域法律及爭議解決、創新科技和航運物流業務等,都能提供全面和多元化的支援。香港無論在世界自由經濟建設、國際廉潔合作建設、綠色及可持續發展等領域都有其優勢,會積極履行推動八項行動的角色,既能貢獻國家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策略,亦可鞏固和發展自身的優勢。
結語
香港回歸祖國27年,「一國兩制」也經歷了27年的全方位實踐和考驗。事實證明,無論世界局勢如何變幻不定,無論美西方國家如何霸凌遏制我國和平發展,無論面對多少風雨險阻,香港在國家的強大後盾支持下,在全體市民共同努力下,更加茁壯成長。
香港的獨特地位和優勢更加顯著,新興產業為未來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香港的國際化特色更有效保持,香港由治及興的前景更加光明,在社會、經濟、民生等各方面都有廣闊及多元的發展空間和機遇。這都足以證明「一國兩制」在實踐中取得舉世公認的成功,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已經進入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而推進「一國兩制」在香港的成功實踐,更是這一歷史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習近平主席曾表示,「實踐沒有止境,理論創新也沒有止境」。我們定當根據時代變化和實踐發展,不斷深化認識,不斷總結經驗,不斷豐富「一國兩制」實踐內涵,確保「一國兩制」得到全面準確貫徹落實,使「一國兩制」不斷完善,行穩致遠。習近平主席也曾說過,長遠發展的關鍵,在於改革創新,而改革之路從無坦途。香港特區堅持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創新求變,不怕艱辛險阻,無懼風雨兼程,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將「一國兩制」事業發揚光大,為祖國、為香港的高質量發展,為中華民族復興偉業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