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到這段時間,中三級同學們便要開始糾結起來,因為他們要認真思考一個問題——究竟中四修讀哪些選修科呢?以往,他們毋須選擇,因為沒得選,小學和初中全部科目都是指定要修讀的。這次則不一樣了,是他們第一次選擇讀哪些科目、不讀哪些科目,踏進人生的另一個交叉路口。一般來說,學生會修讀兩至三個選修科。「按興趣和能力來選吧」是老生常談的說法,但如何找出自己喜歡和適合哪些科目呢?可參考以下幾個渠道:

第一,初中試讀。高中的不少選修科,在初中都同時開設,如地理、中國歷史和歷史等,同學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通過初中這幾年的接觸,去了解自己是否喜歡、擅長這些科目。

第二,參考師長的意見。剛提到不少選修科在初中有開設,但也有些是沒有的,如筆者任教的經濟科。學校一般而言,也會舉辦高中選科簡介會予學生和家長,讓各科老師介紹。然而簡介會畢竟時間有限,如有意再了解多些,可主動找該科的任教老師詢問;而不少學生會問高年級的師兄師姊,了解他們的修讀情況,以作參考。

第三,以終為始。有較長遠打算的學生會再想多步,如在此階段已初步思考自己未來會修讀甚麼類型的大學和大專課程,再倒過來想高中選甚麼科目。這是聰明的做法,因為本港各大專院校不同學科招生準則都各有不同,某些課程除要求學生整體表現達到一定水平外,還會着重是否有修讀某些科目(如某些與科學相關的學位課程會將學生修讀科學類的選修科作必要條件或將該選修科計分比例乘1.5至2倍)。因此,若學生對自己未來已有明確方向,高中選科便適宜作相應配合。

以上是同學在高中選科時,可做的功課、思考的方式。當然,在最終選甚麼科目時,還要考慮如學校開設的學科組合、不同學科的受歡迎程度(競爭情況)作最後決定,希望盡可能作出最適合和明智的選擇。電郵:[email protected]


馮漢賢
作者為中學副校長、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獲獎老師、卓師會德育及公民教育範疇召集人。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4年7月5日教育版專欄「學與教」。

延伸閱讀:

馮漢賢 - 校慶慶祝 所為何事|談經論學

馮漢賢 - 與時並進的家教|談經論學

馮漢賢 - 偏誤與雜訊|談經論學

馮漢賢 - 目標以外 人生以內|談經論學

馮漢賢 - 心流與最佳狀態|談經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