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乳癌基金會在1993至2021年的研究指出,香港女性確診乳癌由1993年的1,152宗,增加數倍至2021年5,565宗,平均每天有15名女士確診,亦指出香港患者確診年齡相對年輕,中位數為58歲,澳洲是60歲,美國是62歲。亦指出每13名女性中便有1人有可能在一生中患上乳癌。雖然超過94%乳癌患者為40歲或以上,但不代表年紀越大,風險越高,年紀小便不會患上乳癌,本港最年輕患者不足25歲。
惡性腫瘤的手術切除,一直是癌症治療的首要考慮及方法,目的在於完全切除腫瘤,亦可能包括腋下淋巴結,因淋巴結是否有乳癌細胞轉移,是乳癌病人最重要的預後因子。切除範圍取決於腫瘤大小,性質, 擴散程度,手術方式必須嚴格掌握,以根治為主,保留功能和外形為輔。
一般情況下,醫生盡量切除乳房有癌細胞的部分,特別年輕婦女,盡量保留乳房外觀。但如腫瘤較大或腫瘤散布在乳房各處,則不得不切除大部分甚致整個乳房,手術前亦需要決定是否需要整形,及再造乳房。除了切除腫瘤外,醫生也會連帶切除四周附近一些正常的組織和緊鄰的淋巴結,以達安全標準。除了手術,還有放射性治療、化學治療、荷爾蒙治療、標靶治療及中藥治療。
完成手術後,乳房附近的淋巴管,手術傷口或會變硬,令手肩背部被緊硬纖維勒住,繃緊疼痛,難以移動,加上年紀如果在50歲以上,更容易形成肩周炎硬化問題,為免又一次骨科手術,患者於康復期間,宜按照手術醫生指示,何時可以舒展提高手術的肩手,下床舒展手腳免心肺功能和血栓問題,配合物理治療紓緩繃緊情況,以降低手術切口纖維化和肩周炎的風險,一般經開刀適當處理,幾個月後會慢慢好轉,康復方案請參考上兩期的討論。郭志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