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新能源汽車價格戰持續,多間車企謀求「以價換量」,即用低價爭奪市場份額。諮詢公司艾睿鉑(ALIXPARTNERS)指出,相關做法令車企盈利情況變差、經營壓力加大,並預計內地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整合、收購進程將加速,而在目前137個已至少售出一輛電動車的相關品牌中,僅19個有望存活至2030年。

全球汽車市場增長動力在中國

近年中國汽車出海速度加快,艾睿鉑發表2024年全球汽車展望報告,稱今年中國汽車品牌在全球市場份額已達21%,料2030年將達至33%。未來6年間,該企料中國車企在部分低基數市場例如東南亞、南美市場的銷量方面大有斬獲,而在歐洲市場的市佔率亦會由今年的6%翻倍至12%。

艾睿鉑大中華區汽車及工業品咨詢業務合夥人章一超表示,全球汽車市場增長動力仍主要來自中國,而中國汽車更在中國本土市場佔主導地位、到2030年其市場份額料可達72%。而得益於嚴格的成本控制、再加上中國消費者對電車的興趣持續增長等因素,中國車企近年銷量、利潤率料仍有可觀增幅。

料比亞迪可承受歐盟高關稅

歐盟早前對中國製新能源汽車祭重稅,章一超認為,憑藉高達35%的成本優勢,部份中國純電車例如比亞迪(1211)旗下海豹仍能承受較高歐盟關稅,並在與當地競爭對手旗下產品價格持平的情況下實現正利潤率。

此外,該公司大中華區業務聯席負責人、亞太區汽車及工業品咨詢業務負責人戴加輝預計,新政將影響相關中國車企在當地推出產品的結構及銷量,更引述市場消息稱已有12間中國車企準備在歐洲設廠生產並在當地銷售新車,實施本土化、在地化戰略,以規避上述稅收及運輸成本、匯率風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