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今日(12日)召開會議,討論醫療人力推算2023。有議員促當局多鼓勵大專院校開設醫科課程,及推動更多中西醫協作。醫務衞生局強調,很期待有院校就發展醫科課程向教育局提交具體建議書,當局會與教育局一同檢視及研究,中長期處理醫生人手不足的問題。
李慧琼倡中西醫結合紓解人手
民建聯李慧琼表示,除按推算外,在條件可行情況下醫護相關的人手應合理增加,而根據觀察政府多年來的推算,人數亦有不足,故不應只按推算數字增加。她解釋,香港面對人口老化,及本港醫療享負盛名,相信國家與大灣區內醫護都可有協同作用,因此應多鼓勵大專院校開設相關科目,令年輕人有向上流動機會。
她認為,中西醫結合需再行前一步,舉例指中醫需培訓6年,當中包括西醫課程,如藥理學、解剖學等,甚至實習時要進行簡單手術,促當局考慮如何用好目前的中醫師資源,從而紓緩目前醫生人手不足問題。
醫務衞生局副局長李夏茵表示,當局會參考相關意見,強調將視乎中醫發展藍圖如何推動,令未來中西醫有更多協作。至於會否增加醫科或護士課程,她表示目前很多自資院校已有護士課程,無論增加醫科或護士課程,都是中長期、較好的解決方法。
醫衞局:若有具體建議書會與教局一同研究
李夏茵留意到坊間有很多聲音,討論會否增加新醫科課程,指事實上醫衞局於一年前已與有興趣的相關大學進行商討,並提醒院校需注意地方,及建議院校要諮詢和參考其他持份者意見。她指教育局至今仍未收到有關大學的具體建議書,當教育局收到後,醫衞局會一同研究。
她強調,開辦醫科學位並不簡單,局方立場是非常歡迎大學去舉辦新的醫科課程,為香港社會培訓合符醫委會標準的醫生,為市民大眾提供優質的臨床服務。她續稱,醫委會對醫科課程有非常特定的要求,只會向合符要求的畢業生發出牌照,故營辦醫科課程有數個重點,包括有否足夠的教學及培訓人手。
李夏茵續指,醫管局亦會協助培訓醫科生,如日後有新課程,認為醫管局人手都應納入考慮協助培訓當中,並設立不同實驗室,如解剖學實驗室、化學室、模擬教學實驗室等。她亦提到須考慮教學醫院的營運模式及選址等因素。
新醫科課程須貼合本地需求
至於課程內容,李強調是最重要考慮,因須符合本地要求及需求,指「有些病只會在香港及華南地方出現」,而外國幾乎沒有,如鼻咽癌等,如果只是搬字過紙採用外國大學課程,未就本地情況修改,則相對困難達到醫委會準則。
李夏茵表示,經營醫科課程是非常昂貴,而大學需有詳細計劃,決定如何投放資源,包括人力資源,及如何融資確保課程持久性,當局明白各大學有自身考慮,如大學發展、所需財政資源、校園土地等,因此當局很期待相關大學就其具體情況,向教育局提交。
記者:郭詠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