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 Next

本港學生課業繁重的問題一直備受關注,教育局昨公布最新《小學教育課程指引》,更新課業和評估安排指引,包括要求學校避免在長假期後緊接安排測考,學校亦應在長假期以「自學任務」取代傳統的假期課業。配合2025/26學年人文和科學科推行,指引訂明彈性課時減至22%。有小學校長表示,長假期安排「自學任務」做法已漸普遍。

本報記者

本港學生課業繁重的問題一直備受關注。 資料圖片
本港學生課業繁重的問題一直備受關注。 資料圖片
教育局昨公布最新《小學教育課程指引》。 資料圖片
教育局昨公布最新《小學教育課程指引》。 資料圖片
《小學教育課程指引》更新課業和評估安排指引。 資料圖片
《小學教育課程指引》更新課業和評估安排指引。 資料圖片
更新內容包括加入愛國主義教育相關建議和學校示例。 資料圖片
更新內容包括加入愛國主義教育相關建議和學校示例。 資料圖片
最新《指引》亦修訂學校的評估和課業政策。 資料圖片
最新《指引》亦修訂學校的評估和課業政策。 資料圖片
至於日常上課日的功課安排,《指引》要求學校盡量在下午安排導修時段。 資料圖片
至於日常上課日的功課安排,《指引》要求學校盡量在下午安排導修時段。 資料圖片


繼2022年推出《指引》試行版後,教育局昨推出最新《指引》定稿,供所有小學下學年起推行。更新內容包括加入愛國主義教育相關建議和學校示例,透過具有愛國主義教育元素的國民教育和國家安全教育,「培養學生的『愛國之情、砥礪強國之志、實踐報國之行』」。《指引》建議學校透過全方位學習、課堂學習、姊妹學校交流等,讓學生認識國情和歷史、文化,教師亦要積極參與相關培訓和內地學習團,讓學生「日後可堪大任,團結推動國家和香港繁榮進步。」


加入愛國主義教育示例

最新《指引》亦修訂學校的評估和課業政策,要求學校盡量避免在長假期後緊接安排測考,長假期中,學校應盡量減少安排課業,並以「適量的自學任務」取代傳統課業和補充練習,例如閱讀、體育活動等,讓學生在長假期可充分休息或發展個人興趣。

至於日常上課日的功課安排,《指引》要求學校盡量在下午安排導修時段;在未能安排導修課的上課日,學校應酌情減少功課量,讓學生善用餘暇休息或進行體藝活動,又建議學校制訂協調機制,分配不同科目的家課量。除了在學年初向學生和家長解釋家課安排,《指引》新增向持份者收集意見的要求,學校應每年向教師、學生和家長收集有關評估和課業政策的意見至少一次。

另外,2025/26學年起小學人文科和科學科將正式逐步推行,《指引》訂明由於兩科合計佔課時不少於14%,多於現行常識科,彈性課時將由試行版的不多於25%調低至不多於22%。


學校採「雙軌制」趨普遍

學生精神健康方面,《指引》亦列明應強化學生抗逆力和自信心,學校應繼續以全校參與模式照顧學生的成長需要。《指引》同時關注教師的工作壓力,要求學校留意和鼓勵教師在工作和休息間取得平衡,適時支援和照顧教師身心健康。

津貼小學議會主席蘇炳輝表示,現時已越來越多學校在假期課業安排採用「雙軌制」,除了一般假期作業,亦要求學生完成特定任務,部分任務亦能扣連科目學習目標,例如要求學生郊遊後寫遊記,可訓練學生中文寫作,部分任務則注重學生個人成長,例如學習樂器、新技能等。

對於《指引》建議避免在長假期後緊接舉行測考,本身是小學校長的立法會議員朱國強表示,一般學校會在假期後相隔一周始舉行考試,但認為若學校可安排在假期前考試,更能保障學生在假期充分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