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星期又說AI,沒法子,我人雖年過半百,心思有時卻像赤子般,每次發現新事物,都難免沉浸下去,欲罷不能;何況人工智能無限可能,不但展我所長,更可補我不足,也是孩子的未來,所以應該「有排玩」。
上次提及父母們應想想如何善用AI增強孩子的創造力和競爭力,要想出辦法,必須具有「神農嘗百草」的勇氣,親身體驗人工智能的可塑性和可用性。
然而大人多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長短之處,這心態往往成為不願嘗試能力不及事物的障礙物。要打破障礙,我就從我的弱項幹起,第一個試驗是「作樂」,「創作音樂」是也。
小時候想做音樂家,很羨慕那些懂得彈奏樂器的同學,看他們的手在琴鍵或弦線上飛舞,妒忌得要命。可是本人的口手實在不濟:吹牧童笛指頭按不準小洞、吹口琴舌頭不聽話、彈結他顧得右手挑卻忘了左手按……「作樂」夢早早死心了。
來到今天,居然出現懂作曲的人工智能,重燃我「搞音樂」的志願,計劃創作一段音樂短片。如何開始?想起中國詩詞成千上萬,我把最喜愛的蘇軾《念奴嬌》抄過來交給AI譯一段英文RAP,把中英歌詞整合後貼到AI作曲網站,另起歌名《大江東去》,寫上「氣勢強勁、搖滾、男聲、RAP」等提詞。不消一分鐘,AI已為我寫了兩首不錯的歌曲出來。
然後我用AI繪圖軟件畫圖,提詞是「波濤洶湧、戰船對峙、炮火隆隆、火光映得岩壁一片火紅」等。得到了一張合心意的圖畫後,再用另一AI軟件把硬照「動起來」,營造波浪翻滾、水光掩映的效果。最後把歌曲配上動畫短片,完成!
成品如何?其實不重要,最重要是過程。建議大家跟孩子一起用AI來創作,一起構思提詞,畫一幅圖又好,作一首歌又好,甚至學我製作一段短片也可以,前提是「親子活動」,你明的。
笨泥爸爸
作者為資深兒童傳媒人,《親子王》前主編,分享如何做個快樂孩子的快樂父親。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4年7月19日教育版專欄「親子同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