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近年大力推動中醫藥發展,2025年將落成首間中醫醫院,《施政報告》亦提出制訂《中醫藥發展藍圖》,同樣定於明年出台,諮詢持份者工作去年已展開。政府已委任中醫藥發展專員統籌《藍圖》制訂,為中醫藥行業勾劃發展願景及策略,訂立短中長期目標及執行方案,據聞政府高層就非常關注如何推動中醫藥產業化。
政府高層要求研究中醫藥產業化
推動中醫藥是國策之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於2022年發布了《「十四五」中醫藥訊息化發展規劃》,提出持續推動中醫藥業務與訊息技術深度融合,以數碼化、網絡化、智能化促進行業轉型升級。
據聞,行政會議早前曾討論《藍圖》制訂最新進度,席間有人關注中醫藥數據不足、中藥品質安全等問題,以及如何發揮好香港中成藥的品牌效應,進一步開拓銷售市場;政府高層亦要求,研究如何充分發揮香港優勢,推動中醫藥產業化和高質量發展。
香港出售的中藥產品向來有質量保證,內地同胞來港旅遊,不時在北京同仁堂、位元堂等掃貨,本港也有一些享負盛名、「香港製造」的中藥品,但如何強化與內地合作,擴大市場並把中醫藥推向世界,更為重要。
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去年牽頭成立「中醫藥全產業鏈香港中心」,由其友好、政協常委兼行會成員高永文擔任主席,他提倡香港與內地合作,搭建「中醫藥國際貿易平台」,為藥材買賣雙方提供實時、透明、公開的市場訊息,保證質量。高永文早前受訪指,香港中藥材檢測認證、國際化及標準化方面有優勢,可助力整個中醫藥產業鏈面向國際。
香港註冊中醫學會會長、立法會議員陳永光認為,要推動中醫藥產業化,需用好香港現有優勢,例如香港檢測、質量把關獲國際認可,未來可集中於中藥高品質發展,建立優質香港中藥品牌形象。他又建議在港構建國際中醫藥交易平台,連通內地和國際市場,便利香港中成藥製造商開拓新市場等。
早在20多年前,首任特首董建華已提出香港發展成「中藥港」,惟無疾而終,隨着中醫藥業提升為國家發展策略,中藥越來越受重視,並逐漸融入香港醫療體系,新冠疫情期間亦凸顯其功效。
不過,西醫在本港醫療政策、公營服務仍佔主導地位,本港要大力發展中醫藥業,將無可避免會撼動西醫地位及資源,相信爭議不小。
醫務衞生局回覆查詢指,政府現正與中醫藥界共同制定《中醫藥發展藍圖》,為香港中醫藥整體發展和長遠規劃訂立短、中及長期目標,以及提出相應建議及執行方案,預計於2025年內公布。醫務衞生局中醫藥處自2023年9月起開展一系列持份者參與工作。自中醫藥發展專員在2024年5月下旬履新後,醫務衞生局中醫藥處持續透過不同平台及方式與本地、內地及國際持份者保持緊密聯繫,包括參與或舉辦各類活動、會面及交流會等逾40次,深入了解行業現況及與持份者互動交流,並探索不同發展方向及措施的可行性。
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