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社會的變遷和疫情給青少年帶來負面影響,包括對生活多方面的歸屬感,容易產生消極情緒,如恐懼、沮喪和憤怒,並且生活滿意度下降、心理疾病等問題也隨之增加。為探究青少年對學校、香港、中國,以及世界的歸屬感問題,我們的研究團隊進行了一項調查,以深入了解青少年歸屬感背後的根源和機制。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古人的說話表達了多元化和共融的重要性。學生的背景,例如性別、出生地、語言以及學習成績都可能影響他們不同層次的歸屬感。我們收集了來自香港21間中學1350名學生的問卷,並與其中29名學生進行訪談。通過訪談內容,進一步了解學生對歸屬感的具體看法,反思教育工作者如何滿足來自不同背景學生的需求。
加強認識中國文化
研究發現,與男生相比,女生對學校給予的安全感的評分更低(女生平均分3.54;男生平均分3.64),同時對學校的歸屬感也較低。但是,男生在參與各項學校和社區活動的積極性上卻不如女生高(例如在參與社區活動方面,男生平均分1.95;女生平均分2.08)。另外,訪談中有學生認為「參加各類校際活動讓自己對學校更有歸屬感」。因此,我們認為學校可以推動反欺凌計劃,鼓勵學生參與校際活動,以建立讓學生更有安全感和歸屬感的校園環境。
研究還發現,對比於在內地出生的學生,在香港出生的學生對香港的歸屬感較高(香港出生平均分3.93;內地出生平均分3.78);而對中國文化和歷史的欣賞及對普通話的接受程度則較低,對國家歸屬感也較低(香港出生平均分3.59;內地出生平均分4.18)。因此,提高這些學生對中國文化、歷史和語言的了解和欣賞,也許可以促進他們的國家歸屬感。訪談中就有學生提到「加深知識去了解國家的特色文化時,對國家的歸屬感就更大」。
鼓勵使用不同語言
此外,語言的使用也對中學生歸屬感的培養有重要作用。例如,在家中主要講廣東話的學生比在家中說其他語言的學生對香港的歸屬感更強。另一方面,認為在學校使用普通話很重要的學生則具有更強的國家歸屬感。學校可以鼓勵學生在不同場景下使用不同語言,貫徹兩文三語,從而提高學生多層次的歸屬感。
另外,有少數族裔背景的學生對城市和國家的歸屬感則比非少數族裔學生要低(在國家歸屬感方面:少數族裔平均分3.12;非少數族裔平均分3.68)。在受訪的中學生中,就讀於派位成績組別3(即Band 3)的學生比就讀於其他兩個組別的學生,對學校的歸屬感更低。因此,政策制訂者與學校應適當分配資源,配備合適的人力資源,滿足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的需求。教師應更積極地接納學生種族、語言和文化的多樣性,特別是對於新移民學生及其家庭,例如在教學和課外活動中融入包容性和多樣性的理念。
注重活動質量內容
最後,研究還發現頻繁參加本地或國際的學術、社交和體育活動並不能顯著提高學生的歸屬感。這表明僅增加活動的數量並不能解決歸屬感的問題,而要更加注重活動的質量和內容。例如,學校可以開展文化活動和交流項目來培養學生更深層次的國家歸屬感,或將更多的歷史文化納入課程中,以組織社區服務、實地考察等活動豐富學生見識,提高他們對學校和城市的歸屬感。正如學生在訪談中提到,當他們感受到「在外也會有別人主動幫助你」,就會體會城市歸屬感;也有學生認為當「全球性的問題影響到自己或身邊的人時,自己對世界就更有歸屬感和使命感」。
基於以上研究,我們發現中學生對文化和歷史的價值觀,以及他們認為所處環境的安全程度和多元化程度,與他們的歸屬感最為相關。我們希望上述的發現和建議能幫助學生建立更強的認同感,使他們在學校和社會中感到真正的歸屬,從而有助於實現個人成長與發展,將來為社會貢獻。
本欄歡迎院校學者投稿,分享個人學術見解及研究成果,1400字為限,查詢及投稿請電郵︰[email protected]。
文:香港教育大學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助理教授王慧、香港教育大學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講座教授趙明明、香港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副教授黃觀連、香港教育大學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研究助理馮子凌
延伸閱讀: